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 台湾省(课件34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 台湾省(课件34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19 16:11:11

文档简介

《台湾省》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
台湾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初中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形成。综合利用教材提供的台湾省地形图、台湾岛工农业生产分布图,提取加工相关的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的形成,并尝试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台湾省》效果分析
一、本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1、紧抓新课程核心理念 本节课教学过程,创设的各个问题,都是面对每一位学生,体现了“一切为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如通过电脑画面展示内容,分析台湾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台湾农作物与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原因。学生在分析回答问题时,难免有错误,或者不全面。对学生回答过程中正确的观点,教师要赞同,对学生暂时失败和不足之处,教师可热情启发,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请其他同学帮你想一想。这样使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正确把握师生角色与合理补充教材 在授课过程中,师生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更加接近,也就是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论,熟悉教材、教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且要把握乡土地理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补充相关内容。如本节教学设计中,根据台湾工业发展相关知识,增加了大陆与台湾发展经济技术合作的意义相关内容,学生明白这一节课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如何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论,使学生达到检视和反思自我,确立学习达成目标。 3、培养学生研究问题与协作学习能力 通过分组完成研究性课题,改变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灌输—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方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社会调查,进行协作学习,感受与他人的讨论、探究和乐趣,体会协作学习带来的成功,而且有利于鼓励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组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二、本节教学设计不是之处 1、教学内容方面 (1)在讲授台湾工业关况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强调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分析工业分布沿海平原的有利条件时还可以通过电脑展示,台北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台北还是一片沼泽地,现在已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城市,也是台湾省的省会。以此表明西部发展历史悠久,并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2)在对台湾的海陆位置,自然环境练习题训练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同时授课时,教师说明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如果不说明情况,学生很容易误会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因为地理形图上显示出台湾岛上有很多条河流。 2、课堂驾驭能力方面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个别学生的一些创新观点予以肯定,但在课堂中却经常感觉忽视了这一点。如在讲授过程中,讲到台湾农作物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原因时,此时有学生提出:水稻分布在西部,是因为西部靠近大陆,便于出口。的确,分布在西部便于出口,但这不是农业分布在西部的自然原因。因此,在学生提出创新观点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从而更好驾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台湾省》课后反思
在台湾省这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搜集 到的地理信息来理解文中的理论知识,如课前搜集资料,理解台湾与祖国的渊源,课堂上真正体会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地理学科。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用问题与学生对话,层层递进,帮助学生获得新知。 在启发教学时,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信息处理优势及其交互性强的特点,将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但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不足,如何把握好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对学生的评价方案还不够科学等问题还存在着。
《台湾省》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
设问: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什么?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域?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台湾省?大部分没有去过,通过预习我们对台湾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同学们知道台湾省有哪些美称吗?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台湾省的美称众多,你知道这些名称的含义吗?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台湾省》。
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一个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地图上准确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根据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
3.了解台湾省的人口分布特点和民族构成。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气候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
3.阅读资料,认识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深厚渊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史实材料,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难点:
1.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重难点突破方法:强化读图训练,从图上获取信息,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通过绘制台湾岛简图,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经过图文转换,就会巩固所学的知识了。
■教学策略
自学辅导法、启发式讲授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多方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作精美、适用的课件,以便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地图册。搜集有关台湾的图文资料,以备课堂展示。
教学过程:
(一)一水相连的美丽宝岛
认识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我们要认识它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还有自然环境、、、、、好,我们先来认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先来看一下台湾省位于我国的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方向,展示中国行政地图,台湾在全国的位置图。
课件展示:(在图上指出并标记在图上)结合教材通过读图题我们尝试总结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填图、填空,让学生认识台湾的地理位置,并理解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过渡:我们再来看台湾省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了地形、河流、气候、、、、、、
出示课件:
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约占总面积的2/3,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约占1/3。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填图竞赛,让学生了解台湾岛的地形特征
台湾最大的河流是浊水溪,请结合台湾的地形和气候分析台湾河流的水文特征。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出示课件并小结:台湾岛上的河流一般发源自中部山地,河流较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什么部位?北回归线以北、以南各是什么温度带?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亚热带。
教师:结合海陆位置,台湾应该是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出示课件:
拓展:想想台湾有哪些自然灾害?
为什么台湾省多地震?因为台湾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丰富的自然资源
1.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盛产 、 、 和 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此外矿产、水产等资源丰富,是个富饶的宝岛。(出示台湾省资源图片)

刚开始的时候告诉大家台湾有许多美称,如东方甜岛、海上米仓、水果之乡等,那你现在知道这些美称的含义,现在你能告诉他们了吗?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台湾美称的含义。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教师出示课件
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因此食材丰富,美食多样,请阅读图7.46“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说说台湾有哪些主要的农矿产品?农产品的分布有何特点?学生读图说出主要农矿产品的名称及农产品的分布特点。教师出示课件: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台湾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各阶段中,台湾经济主要以哪种类型为主?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出示课件:
课堂小结:美丽富饶的宝岛让我们流连忘返,这里有山、有水、有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有美丽的城市,还有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同胞手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距离台湾省最近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江苏省
2、台湾省的省会城市是 ( )
A、台北 B、高雄
C、台中 D、台南
3、下列叙述最能反映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的是( )
A、台湾和福建省都分布着樟树林
B、台湾和福建等省的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
C、台湾和福建都分布着高山族等少数民族
D、台湾和福建都在地质上同属于一个大陆板块
4、台湾气候主要的特点是( )
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
C、干旱少雨 D、炎热干燥
5、关于台湾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B、台湾岛地势平坦,山地很少
C、台湾地跨南回归线
D、日月潭为台湾最大的天然湖
6、台湾岛最高的山是( )
A、黄岗山 B、玉山
C、长白山 D、阿里山
二、综合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海峡) B (列岛)
C (湖泊) D (岛)
(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 ② ;
(3) ①城东北方向的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
方 ,原因是 。
(4)台湾多地震的原
因是 。
(5)台湾最频繁的气
象灾害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