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课《故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课《故乡》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18 19:2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故乡
基础平台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阴晦(
)
恣睢(
)
折本(
)
萧suǒ(
)
è然(
)
bǐ夷(
)
chī笑(
)
sè索(
)
wǎng然(
)
隔mó(
)
潮xùn(
)
zhǎn转(
)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萧条
萧索
萧疏)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
(2)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
(隐

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了欢喜和
(凄惨
凄楚
凄凉)的神情。
(4)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
(涌


说)出:角鸡,跳鱼儿.贝壳,
猹,……
3.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①“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②“阿呀阿呀,真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我认为
句好,因为:
4.填空。
这篇小说以时间为顺序,以
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史可按

”“
”“
”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5.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与上下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旬。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黯淡的;

;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同步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③“阿!闰土哥,——你来了 ……”
④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
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⑤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
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⑥“老爷!……”
⑦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
出话。
……
⑧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⑨……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说:
⑩“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⑾我问问他的景况等。他只是摇头。
⑿“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⒀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
⒁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⒂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6.闰土见到“我”时,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7.中年闰土为什么不叫“我”“迅哥儿”,而称“我”为“老爷”
8.选段中所说的“可悲的厚障壁”是指什么
9.分析下而句子中省略号在表达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1)“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2)“老爷!……”
(3)“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
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10.闰土为什么要“香炉和烛台” 这说明了什么
类文比拼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暑假和寒假,我就坐着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渺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条小鱼儿……
如今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迁去湖州;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绕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我究竟来自何方
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盘根错节的簇簇草根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年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使我觉得自己也是否应该从此留在这里。
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漂泊动荡的青春年华。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在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个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岁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选自《美文阅读》,有删改)
11.
文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故乡 作者对这两个故乡各有怎样的感受
12.
作者为什么说“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
13.
对“我究竟来自何方”这一问题,作者的答案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说一说。
14.本文作者所寻找的“故乡”和鲁迅理想中的“故乡’’有什么不同
综合运用
15.
鲁迅笔下的故乡一片萧索,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家乡是怎样的情形呢 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我的家
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了解家乡的历史、特产、文化、风俗、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就其中的一点作简要的介绍。
(2)故乡是我们的“根”,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古代文人留下很多关于思乡的诗篇,请你积累相关的古诗名句。(至少两句)
参考答案
1.huì
suī
shé









2.(1)萧索
(2)藏
(3)凄凉
(4)涌
3.①
这两句话强调的重点不一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句强调的是有钱之后才吝斋,②句强调因一贯吝啬才有钱。杨二嫂认为“我”在外发了财,听说“我”要搬家,便要拿走“我”的木器,被“我”拒绝后,她便认为“我”是愈有钱,愈不肯放松。
4.
我”同收乡的所见所闻
渐近故乡
在故乡
离开故乡
5.示例:在狱窄中追求到的辽阔
是永远不会缩小的
6.
“欢喜”的是见到了少年时代亲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朋友,但多年的贫困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所以感到“凄凉”.“欢喜”和“凄凉”表现出闰上高兴而又悲伤的矛盾心理,寓意深刻。
7.因为他有封建等级观念。
8.指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
9.(1)表示内容的省略。说明少年闰土说话滔滔不绝,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2)表明闺土心里还有很多话想说却义不知怎么说。体现了闰土历经世事后的痛苦、悲凉,也体现了他与“我”的隔阂。
(3)表示话语中间的停顿。说明闰土说话断断续续、乔吞吐吐。表现了中年闰土的迟钝、麻木。
10.反映出闰士的愚昧,把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上。
11.主要写了作者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和插队落户时的北大荒。作者对前者欣赏、赞美,但有陌生感;对后者感到无比的亲切。
12.
因为作者四处漂泊,对每个地方有亲切感,更有陌生感。因此她就感觉到自己没有了故乡。
13.
作者认为故乡在远方自己曾经留下奋斗足迹的地方,在自己不断寻觅和创造着的精神家园里。
14.
张抗抗所寻找的“故乡”是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而鲁迅理想中的“故乡”是没有封建枷锁,并能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乐园。
15.
(1)提示:用流畅的语言介绍其中一点即可。
(2)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