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第二课时)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比如学习了亚洲及日本,已经掌握了学习一个大洲及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思维方法,知道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可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入手,学习地理的兴趣也较浓厚。但仍缺乏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欠缺。同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心理及年龄特点,所以在设计时充分利用地图为媒介,通过创设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地理思维方法基础上的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适时加以适当的引导,降低问题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与兴奋点,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带着愉快的心情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轻松突破重难点。
《俄罗斯》(第二课时)效果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俄罗斯工业部门的特点,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特点和分布的关系,并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和城市的分布特点,还了解了俄罗斯多彩的文化。通过学生完成当堂测试和同步学习反馈来看,达到了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得到如下收获:
(1)这节课倡导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思想,留足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发现探索、活动探究,使学生逐步了解俄罗斯资源与工业,经济与交通,交通与城市的关系,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习目标顺利达成。
(2)适时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关系,通过观察体验、思维体验,不断对自己现有的验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获得新知、形成能力。
(3)学生又一次体会了探究学习的方法。
(4)下一步的要求:
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地理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学习区域地理和国家地理的基本思维方法,为下一步印度等国家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提高在实际运用中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俄罗斯》(第二课时)课后分析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又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作为我们的邻国,学生对俄罗斯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俄罗斯的军事和能源。本节课开始就让学生感受俄罗斯广阔的草原和森林,在教学之中主要是采用读图解决情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读图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习惯。
本节个多知识点都采用对比手法,印象更深刻。如讲完俄罗斯工业分布特点:多靠近原料产地之后,及时让学生联想前面学习的日本工业分布,日本做为一个岛国,是否也是靠近原料产地呢?为什么?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两个国家资源和工业的配置关系了。再比如说在资源分布上,对比我们中国,中国的资源多在西北,而工业多分布在东部沿海,所以中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于是接着提示学生思考“俄罗斯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答案“开发东部地区”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检测练习的时候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不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有一些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授课中虽然能当即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给予肯定,但没有及时鼓励学生阐述开来,对学生亮点关注不够,今后注意。
《俄罗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分析俄罗斯工业部门的特点,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特点和分布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2.利用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3. 了解俄罗斯多彩的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俄罗斯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对主要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条件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读图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音频、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俄罗斯美丽的田野及广阔无垠的森林,播放俄罗斯著名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学生:欣赏感知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风景进入学习情境。
设计意图: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扩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对大自 然的热爱之情。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章第二节俄罗斯第二课时,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读出)。
(二).讲授新课:
新知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步骤1──阅读教材,了解俄罗斯资源状况
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 俄罗斯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2) 俄罗斯矿产资源的分布有没有地区性差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来观察探讨俄罗斯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2──明确丰富的三大资源
教师:课件图文出示俄罗斯三大资源
学生; 明确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得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步骤3──明确矿产资源及分布
教师:课件出示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找出
(1)俄罗斯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哪些?
(2)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主要销往哪些地区?
师生共同了解俄罗斯的石油经济:强调“世界加油站”,指出:
俄罗斯的经济,有一大部分是卖能源,虽然解决当前的问题,但是对于长远发展不利。应该“转变经济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4)由中国西部资源丰富,国家开发西部地区分析俄罗斯应怎么做?
步骤4──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的关系
教师:课件出示俄罗斯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组织探究活动一
学生:(1)找出俄罗斯四大工业区及主要工业部门
教师强调四者所在大洲,乌拉尔工业区跨亚欧两大洲
(2)以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为例,分析俄罗斯自然资源分布与工业区分布的关系,总结工业分布的特点。
(3)探讨四大工业区工业部门,分析俄罗斯工业结构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认识的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 布特点来观察俄罗斯的工业区的分布,探讨其分布特点及工业结构特点。
教师点明: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的是重工业,如机械、汽车等,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是轻工业,如食品、服装、玩具等
学生明确: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轻重工业失调。
教师:学法点晴---工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得出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原则。
教师:课件出示俄罗斯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图,日本工业分布图
组织探究活动二
学生:(1)比较两国工业分布特点
(2)分析两国工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步骤5──强化记忆,练习巩固
新知二:横贯东西的交通
步骤1──认识俄罗斯主要交通部门
教师:课件出示俄罗斯客货运统计图,布置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学生:(1)俄罗斯的客运以哪两种运输方式为主?
(2)俄罗斯的货运以哪两种运输方式为主?
(3)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
(4)思考:管道运输主要运什么货物?
步骤2──阅读教材,了解交通
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海参崴
(2)找出西比利亚大铁路,阅读材料“亚欧大陆桥”
步骤3──认识交通与城市
教师:课件出示俄罗斯铁路交通与主要城市图,
创设情境、设计活动
学生:小组活动,读66页铁路交通图,模拟一次愉快的旅游:暑假从海参崴乘火车经莫斯科抵达摩尔曼斯克
观察 (1).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
(2).观察俄罗斯亚欧部分铁路网有何特点?
(3).为什么欧洲部分铁路密集?
(4).亚洲部分铁路有何特点(方位)?为什么?
讨论(1)为什么俄罗斯铁路网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
(2)亚洲部分北部平坦,南部多山区,为什么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利用“模拟俄罗斯旅行”的方式引领学生“乘坐火车从沿途观察俄罗斯的城市及自然景观的变化”,发现铁路的特点,探究其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学法点晴—: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海陆兼备的国家交通运输方式多样。运输方式和交通路线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制约。
新知3:俄罗斯多彩的文化
教师:课件出示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最大城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著名景点有红场、克里姆林宫。
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上的不冻港(很难得)
学生:欣赏认识,了解俄罗斯多彩的文化
(三)课堂总结
学生回顾并说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课件出示知识网络。
(四)评测练习
《俄罗斯》评测练习(第2课时)
1.俄罗斯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开阔平坦 B.矿产资源丰富
C.地处高纬地区 D.国土地域辽阔
3、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
A.欧洲部分 B.亚洲部分
C.乌拉尔山区 D.西西伯利亚平原
4、罗斯有四大工业区,其中地跨两个大洲的工业区是 ( )
A.乌拉尔工业区 B.莫斯科工业区
C.圣彼得堡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5.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这与它具有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是分不开的 ( )
A.石油、天然气 B.铁矿 C.煤矿 D.森林
6.关于乌拉尔工业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工业区以圣彼得堡为中心 B.主要生产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
C.这里是该国工业最发达地区 D.因邻近库尔斯克铁矿发展钢铁工业
7.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航空
8.被视为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命脉的是 ( )
A.贝阿铁路 B.西伯利亚大铁路 C.伏尔加河 D.鄂毕河
9.目前,我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1500多万吨石油,适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运输 ( )
A.铁路 B.管道 C.公路 D.航空
10.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海港是 ( )
A.莫斯科 B.圣彼得堡 C摩尔曼斯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
11.既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又是俄罗斯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的城市是 ( )
A.莫斯科 B.圣彼得堡 C.伊尔库茨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
12. 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 )
A.符拉迪沃斯托克 B.摩尔曼斯克 C.圣彼得堡 D.莫斯科
1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城市) B (城市) C (城市) D (城市) F (油田)
(2)D所在的工业区为 工业区。B所在的工业区为 工业区。 G所在的工业区为 工业区。
(3)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起点为 城市(填字母),终点为荷兰鹿特丹,这条铁路是___________。
(5)仔细观察俄罗斯主要工业区与矿产地的关系,说说俄罗斯工业分布有何特点。
课件34张PPT。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两大洲 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
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欧洲部分。俄 罗 斯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二节 俄罗斯(第2课时) 学习目标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阅读教材65---66页图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思考:
1.俄罗斯哪些自然资源丰富?
2.俄罗斯的主要矿产资源有哪些?
3.其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淡水资源丰富1.俄罗斯河流径流总
量居世界第二位 2. 贝加尔湖:世界上 最深、蓄水量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资料一
森林资源丰富
木材蓄积量占世界1/3
木材采伐量占世界1/5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资料二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资料三俄罗斯的主要矿产资源有哪些? 俄罗斯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不均匀,80%集中乌拉尔山脉以东(亚洲部分)
石油、天然气 、煤、铁矿、有色金属 临邑二中 陈芳玉 莫斯科 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1.认识俄罗斯的四个主要工业区及主要工业部门。2.小组探讨一:以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为例,探讨俄罗斯工业分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总结工业分布特点。工业分布多靠近 原料 产地。
俄罗斯的工业分布石油化学、造船、电子、造纸、航空航天最发达的工业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钢铁、机械、石油、军事工业煤炭、石油、钢铁、冶金、机械轻工业____重工业____薄弱发达“轻重”失调 俄罗斯工业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发展工业要遵循因地制
宜的原则。学法点睛 比较
俄罗斯和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在内陆地区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优良海港利于进出口自然资源
丰富因地制宜发展工业临海型资源型俄罗斯的客运以哪两种
运输方式为主?俄罗斯的货运以哪两种
运输方式为主?铁路、公路铁路、管道二、横贯东西的交通铁路二、横贯东西的交通 阅读教材66---68页图文,横贯东西的交通
(1)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 海参崴。
(2)找出西伯利亚大铁路。
俄罗斯的铁路和城市莫斯科海参崴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探讨活动二读66页铁路交通图,模拟一次愉快的旅游:暑假从海参崴乘火车经莫斯科抵达摩尔曼斯克。
1、火车主要沿哪条铁路线行驶?
2、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
3、比较俄罗斯亚欧部分铁路线的分布有什么 不同?
4、为什么欧洲部分铁路密集?
5、亚洲部分铁路分布有何特点(方位)?为什么?俄罗斯的铁路莫斯科海参崴摩尔曼斯克欧洲部分密集 亚洲部分稀疏 西伯利亚大铁路3.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影响:2.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1.位置和气候的影响:俄罗斯亚洲部分(西伯利亚)北部平坦,南部多山,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资源和主要工业区集中在南部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层广布。
南部气候相对较为温暖湿润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学法点睛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海陆兼备的国家交通运输方式多样,运输方式和交通路线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制约。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 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圣彼得堡
全国第二大城市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是俄罗斯最大的海港
西北部的经济中心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海港,终年不冻。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海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城市。海参崴芭蕾舞俄罗斯套娃得天独厚的
资源条件资源丰富主要工
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等主要工业部门交通亚欧大陆桥横贯东西
的交通主要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等检测练习1、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在 ( )
A.欧洲部分 B.亚洲部分
C.乌拉尔山区 D.西西伯利亚平原
2、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这与它具有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是分不开的 ( )
A.石油、天然气 B.铁矿 C.煤矿 D.森林
3、俄罗斯以钢铁、汽车、飞机等工业部门为主 的工业区 是( )
A.圣彼得堡工业区 B.莫斯科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A AB4、俄罗斯有四大工业区,其中地跨两个大洲的工业 区是 ( )
A.乌拉尔工业区 B.莫斯科工业区
C.圣彼得堡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5、如果你去俄罗斯参加产品订货会,带上什么产品,你 会收到更 多的订单( )
A .汽车 B.飞机 C.石油 D.儿童玩具
6、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为 ( )
A、公路 B、铁路
C、空运 D、河运
A DB7、俄罗斯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港口是 ( )
A.摩尔曼斯克 B.圣彼得堡
C.苏维埃港 D.符拉迪沃斯托克
8、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莫斯科是第二大城市
B.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
C.圣彼得堡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D.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
AB(1)地理事物:A (城市) B (城市) C (城市)
D (城市) F (油田)
(2)D 在 工业区 B 在 工业区
G 在 工业区
(3)俄罗斯有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起点为 城市(字 母),
终点为荷兰鹿特丹,是( )
(4)观察俄罗斯主要工业区与矿产地的关系,说说俄罗斯 工业分布的特点。
B摩尔曼斯克 莫斯科海参崴圣彼得堡秋明油田圣彼得堡莫斯科
C西伯利亚大铁路新西伯利亚 再见《俄罗斯》(第二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在前面学习了各具特色的地区和日本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也具备了亚洲的自然环境这些总论的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共分两个标题,“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横贯东西的交通”,按照由自然到人文一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首先在第一标题中介绍了俄罗斯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以及工业分布与矿产资源的关系。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俄罗斯的工业较为发达。俄罗斯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是其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发达的工业,需要有交通运输作支持,又引出了第二个标题“横贯东西的交通”。此标题介绍了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线以及运输网的特点。交通线是线状的,连接彼此的点就是些重要的城市,于是课文又介绍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交通枢纽。还提到了俄罗斯的名胜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便于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通过本节学习要学会分析资源、交通运输和城市等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俄罗斯为地跨亚欧两的国家,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节内容对学好其他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内容在地理思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也有利于借鉴的发展经验,发展我国经济。
《俄罗斯》(第二课时)观评记录
首先,谈一谈这节课的优点。
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方面。整节课设计流畅,切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分析归纳,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探讨,从学习中感受乐趣。
教学目标的达成方面。教学中能够做到目标与内容的结合,目标的设定与话题做到有机地结合。同时注重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结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的运用方面。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的步骤,始终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得当,有效拓展了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效果。当然,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不少,如PPT呈现时间略短等。
教态方面,老师表达清晰、思维流畅,与学生互动融洽。如果在讲授过程中语速再慢一点,给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一点思考和内化的时间就好了。
.学生的反应、当堂学习的效果方面。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读图学地理”的全过程,学生从学习情景中得到学习的兴趣,从探究活动中获得合作交流的乐趣。
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串”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探究和辨析的活跃状态,充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辨析能力。
教学永远是一种追求完美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完善,逐渐走向成熟、完美。?最后,说一说本节课的不足、改进建议。
课堂知识容量设计应细细琢磨,逐步改进。
学生展示不能脱离课本,不是演而是读。建议:教师应当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解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多做探索。在课堂反馈上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讲,有疑难的地方可让学生补充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主体用
学习评价机制不够及时有效。?缺乏对学生的点评,没有点评就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缺乏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建议:可以增加小组学习评价表,更能体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俄罗斯》评测练习(第2课时)
1.俄罗斯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开阔平坦 B.矿产资源丰富
C.地处高纬地区 D.国土地域辽阔
3、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
A.欧洲部分 B.亚洲部分
C.乌拉尔山区 D.西西伯利亚平原
4、罗斯有四大工业区,其中地跨两个大洲的工业区是 ( )
A.乌拉尔工业区 B.莫斯科工业区
C.圣彼得堡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5.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这与它具有丰富的__________资源是分不开的 ( )
A.石油、天然气 B.铁矿 C.煤矿 D.森林
6.关于乌拉尔工业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工业区以圣彼得堡为中心 B.主要生产石油、钢铁、机械等产品
C.这里是该国工业最发达地区 D.因邻近库尔斯克铁矿发展钢铁工业
7.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航空
8.被视为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命脉的是 ( )
A.贝阿铁路 B.西伯利亚大铁路 C.伏尔加河 D.鄂毕河
9.目前,我国每年从俄罗斯进口1500多万吨石油,适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运输 ( )
A.铁路 B.管道 C.公路 D.航空
10.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海港是 ( )
A.莫斯科 B.圣彼得堡 C摩尔曼斯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
11.既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又是俄罗斯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的城市是 ( )
A.莫斯科 B.圣彼得堡 C.伊尔库茨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
12. 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 )
A.符拉迪沃斯托克 B.摩尔曼斯克 C.圣彼得堡 D.莫斯科
1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城市) B (城市) C (城市) D (城市) F (油田)
(2)D所在的工业区为 工业区。B所在的工业区为 工业区。 G所在的工业区为 工业区。
(3)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起点为 城市(填字母),终点为荷兰鹿特丹,这条铁路是___________。
(5)仔细观察俄罗斯主要工业区与矿产地的关系,说说俄罗斯工业分布有何特点。
《俄罗斯》(第二课时)课标分析
教科书在学生已经学习各具特色的区域地理的基础上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节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教材通过对俄罗斯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工业分布、发达的交通以及城市分布的描述,明确了工业发展与资源、交通的关系,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特点,铁路分布特点等。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是地理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更重要的是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分析俄罗斯工业部门的特点,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特点和分布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2.利用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3.了解俄罗斯多彩的文化。
一节课的内容,如果没有重点,就会面面俱到,平淡无奇;如果都是重点,等于没有重点,因此在备课前教师要确立好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重点即教学内容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选择重点的策略: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在本课中的地位。所以本课的重点是:分析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对主要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