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满分13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题目。(6分)
回忆常常是美好的。无论是měng(
)懂无知时做过的事情,还是学生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无论是充满童zhì(
)的想象和神游,还是不同寻常的经历;美好的回忆总能
A
(焕发
唤起)我们强烈的共鸣,B
(敲击
拨动)我们的心xián(
)。这些回忆哪怕是带着些许伤感和惆怅,也总是让我们倍感温xīn(
)和激动,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好。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měng(
)懂无知
童zhì(
)
心xián(
)
温xīn(
)
(2)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文段A、B两处应填的词语。(2分)
A处(
)
B处(
)
2.名句默写。(8分)
①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
②五月榴花照眼明,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④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⑤__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⑥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
《赤壁》)
⑦天下英雄谁敌手?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名著阅读。(6分)
(1)小王子开始自己孤独的旅程源于那朵玫瑰,小王子最终的离开还是源于那朵玫瑰。小王子爱着玫瑰,为什么要选择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王子为什么觉得点灯人的工作有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文实践活动。(4分)
某中学准备举行“走近曹文轩”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今年4月,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我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曹文轩在回答《每日新报》记者时说:“我希望中国的批评家对同胞们写的好作品,应当像欣赏西方文学一样来对待。中国有中国的灯火,不要总是点洋烛。”
⑴请问画线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2分)
【材料二】曹文轩的作品中少年们的成长及周边的生长环境是通过独特的视角来展现的——他借助儿童特有的感知和认知方式,很好地完成了对纯美世界的构筑。他的唯美世界是由其家乡苏北农村特有的大麦地、芦苇荡、油麻地、草垛、小河、水牛、船只等构成,乡土风情孕育了其小说中特有的乡土风貌。他的独特性并不仅仅在于此,更在于他作品还常常出现这样的语言:
四月蔷薇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桑篮挂在桑树上,抹把眼泪捋把桑。
桃枝插在天门上,出门一一望麦儿黄。
这也端阳,那也端阳。
——《青铜葵花》
⑵请你依据以上材料,探究曹文轩作品的特点。(2分)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5—6题。(4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5.诗中“怆然”是什么意思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源自于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请谈谈你从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题。(6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呜,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2分)
(
)
A
怡然称快
B
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庞然人物
徐喷以烟
C
项为之强
D
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二虫尽为所吞
而二虫尽为所吞
8.“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一句众的“吐”“吞”两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文章围绕一个“趣”字,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小时候观蚊如鹤、神游山林和鞭打蛤蟆三件趣事。
B.全文在“记趣”的过程中,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和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D.“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中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我”对蛤蟆的虐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11题。(6分)
鹦鹉救火
有鹦鹉飞集①他山,山中禽兽辄②相爱重。鹦鹉自念③虽乐,不可久也,遂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对曰:
“虽知不能救,然吾尝侨④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⑤其义,即为之灭火。
(选自《宣验记》)
【注】①集:群鸟停在树上,这里指停留。②辄(zhé):总是。③念:想。④侨:侨居,一国公民在国外长期定居。这里指鹦鹉在这座山上居住了一段时间。⑤嘉:赞美,嘉奖。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2)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11.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请你换个角度说说它的寓意。(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0分)
马语
莫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沉重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它脖子上热乎乎的温度和浓重的油腻气味让我心潮起伏、热泪滚滚,我的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借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然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冷无情,连一点谢意都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我多少次对着邻村的小孩子炫耀着它,编造着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子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的眼睛是怎样瞎的——无人告诉我
——我多少次猜测它瞎眼的经过,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它:马啊马,亲爱的马,告诉我,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把你啄瞎的吗?——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从它的口腔里喷出来的腐草的气味熏得我昏昏欲醉。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竦,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你应该知道,日本国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地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我知道你对他们不感兴趣,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分明是让这个话题勾起了它的无限辛酸的往事。我期待着,我知道在这种时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用烧红的烙铁打印记时的痛苦至今还记忆犹新。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折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着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调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选自《散文·海外版》,有删节)
12.简要概括作品中“马”的形象特点。(2分)
13.马在诉说自己“为什么瞎了眼睛”前,为什么要讲述琴女春琴、俄狄浦斯、马文才等三个故事
(3分)
14.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它为什么说“不,我瞎了……” 此话该如何理解
(3分)
15.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把自己弄“瞎”了。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 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16分)
秋枣儿红
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
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这个季节里,大红的枣儿缀满枝头,处处是红艳的景象,时时都流溢着枣香。人,站在村西的山包上,俯视,夕阳之下,村庄如云锦轻覆,煞是美丽;人行街头,举手,即能摘下大颗的枣儿,放入口中,咀嚼着,脆生生,甜润润,齿颊生香。
③这个季节里,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我还小,一到枣熟,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
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
⑤现在想来,那种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低回不已。
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几乎每天,她都会到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是否被孩子采摘,看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
⑦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满脸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
⑧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
⑨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⑩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领“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提供家人,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也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思念家乡: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
16.简要概括故乡的秋枣有何特点。(3分)
17.围绕秋枣,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童年往事 (4分)
18.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9.阅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2分)
A.选文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
B.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笔优美,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
C.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深情。
D.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点明题旨,照应上文的作用。
20.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借写秋枣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4分)
第三部分(60分)
打开成长的影集,一幅幅熟悉的画面就会呈现在我们眼前,有亲人的关怀,有伙伴的友善,有成喜悦,有失败的悲伤……
请你以“成长的影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思想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②书写规范工整,不少于550字。
参考答案
1.(1)懵
稚
弦
馨
(2)唤起
拨动
2.略
3.(1)玫瑰花的要求是如此的多,以至于小王子觉得她真是难伺候。小王子觉得这朵玫瑰花一点都不理解他,他的心里充满了更多的孤独。所以,最后他选择了离开。
(2)在小王子的心目中,只有点灯人的工作是不为自己的。他为别人付出,照亮一个星球的黑夜,小王子觉得他很伟大。
4.⑴中国也有很多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应盲目推崇外国作品。
⑵独特的儿童视角;浓郁的乡土情结:语言富有诗意,多用民谣或歌谣。
5.感伤的样子。
6.时空无穷,人生有限的感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生不逢时,孤独寂寞的悲凉。
7.C
8.“吐”“吞”两个动词,写出了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的迅速、准确,极为生动传神。
9.D
10.
(1)你虽然很有志向和义气。但(你的行为)又怎么值得一提呢
(2)天神为了嘉奖鹦鹉的义举,便帮它把山火扑灭了。
11.示例:做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成功。
【译文】有(一只)鹦鹉飞到别的山上栖息,山中的禽鸟走兽总是互敬互爱。鹦鹉自己想到,(这里)虽然快乐,但不能长久(待在这里),于是便离开了。几个月以后,山中突然发生大火灾。鹦鹉远远看到后,就把自己的羽毛浸入水中沾湿,飞到山上洒水救火。天神(看见了,)说:“你虽然很有志向和义气,但(你的行为)又怎么值得一提呢 ”(鹦鹉)回答说:“(我)虽然知道(一点点水滴)不能够把火扑灭,但是我曾经在这座山上居住过,山中的禽鸟走兽对我友善相待,都如兄弟一般,(我)不忍心看到(它们被火烧死)啊。”天神为了嘉奖鹦鹉的义举,便帮它把山火扑灭了。
12.外部形象: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的双目
内在品格:力大无穷,任劳任怨:有尊严,有傲骨,坚持自我。
13.意在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为其自叙经历预设伏笔,并隐含着“以马喻人”的写作意图。
14.①自己几十年没睁开眼睛,和真正的瞎子没什么区别。②自己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却为“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骂自己“瞎马”,自己不识人,是真正的“瞎了”。
15.(1)答“值得”的,要答出下面几个要点:①保住了自己的尊严;②没在战场上驰骋,却可以为生产服务,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2)答“不值得”的,要答出下面几个要点:①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瞎”:②它可以跑到别的部队,继续驰骋疆场;③没必要自暴自弃,沦落为普通的难看的“心事重重”的瞎马。
16.枣多,枣红,枣香。
17.写了“我”淘气打枣,祖母忙碌看枣,祖母愉快送枣,祖母专注晒枣,全家人幸福吃枣等几件童年往事。
18.
动作与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母送枣儿给邻里时得意、快乐的情态,表现了她内心的幸福感。
19.B
(写作目的主要是表现“我”思念家乡的种种情感。)
20.对故乡往事的回忆和眷念;对朴素、醇和的邻里之情的赞美;对大方、慈祥、勤劳、能干的祖母的赞美;对一家人围着吃枣的浓浓亲情的怀念。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