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第一中学阶段性考试试卷
2016.10T
初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
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7
A.中国大门被打开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M
C.出现了租界
D.香港岛被割占y
2.规定“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内容的不平等条约是I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N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I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3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i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h
4.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B
A.虎门销烟
B.
圆明园遗迹
C.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D.德军在颐和园中留影i
5.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在抗击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艰难岁月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为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V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关天培V
6.晚清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的序中写到:“是书何以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实践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行动是b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q
7.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4
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i
B.
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A
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
8.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
B.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10.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1.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更不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
B.拆毁大沽炮台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3.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4.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5.在一部反映清末中国知识分子曲折人生经历的小说中,主人公出生于1840年,60岁时去世。他的经历中不可能有的是
A.在轮船招商局工作
B.在京师同文馆学习
C.家乡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D.听说签订了《辛丑条约》
16.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厦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拥有“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许多特殊荣誉。在近代史上,该地最早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根据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在《庚子西狩丛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这段文字叙述的是
A.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太后、皇帝乔装外逃
B.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闻讯出逃
C.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太后、皇帝仓皇出逃
D.义和团攻占南京,清朝皇帝被迫外逃
19.《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20.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些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南和西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24.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其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引入了西方先进生产力。
25.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6.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鸦片战争是中国
▲
的开端,洋务运动为中国的
▲
开辟了道路。
28.近代史上查禁鸦片、领导销烟、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
;发动金田起义、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
▲
。
29.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时,义和团与侵略军交战的地点是
▲
;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
成立
▲
,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四、材料与问答(共18分)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材料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3分)
(2)这些侵略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1分)
(3)分析近代中国屡次遭受侵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故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二
(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材料三
图6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2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新政的内容。(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境?他是被谁为首的统治集团发动政变杀害的?(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材料二:至恭亲王奕?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三: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材料一的“自强运动”在中国近代有何历史地位?举一例当时兴办的近代工业的例子。(2分)
(2)材料二说明这个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为此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
(3)从材料三李鸿章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进行的是一场怎样的运动?什么史实最能说明“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2分)
常熟市第一中学阶段性考试初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D
B
A
C
C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B
D
B
A
C
D
C
二、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
2
3
4
5
6
A
B
B
A
A
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
近代史
近代化
28.
林则徐
洪秀全
29.
廊坊
强学会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30、(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3分)共同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落后就要挨打(2分)
31、(1)事件:公车上书;(1分)
主张:拒和、迁都、变法。(1分)(拒和、迁都、变法、练兵四点答其一给1分。)
(2)兴办商务;重用人才;鼓励创造发明。(2分)(得分点:商务,人才,新书、新法、新器。)
(3)谭嗣同;(1分)慈禧太后(1分)
32、(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江南制造总局等(任举1例)
(2)维护清朝统治。“自强”。
(3)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北洋水师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