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新峪煤矿学校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
1.关于我囯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 )
A.位于大平洋东岸 B.全部位于北温带
C.位于亚洲东部 D.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2.说明我国南北跨纬度大的现象是( )
A.漠河旭日东升时,喀什星光灿烂
B.大陆海岸线漫长
C.1月漠河均温﹣30℃,海口均温16℃
D.陆上邻国众多
3.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A.台湾岛 B.海南岛 C.舟山岛 D.崇明岛
4.下列省区,有两个简称的是( )
A.山西省 B.四川省
C.吉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与其行政中心搭配错误的是( )
A.辽宁省一沈阳 B.山西省一太原 C.浙江省一杭州 D.河北省﹣昆明
6.以历史名称作简称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上海市一沪 B.台湾省一台 C.安徽省﹣﹣皖 D.山西省﹣﹣晋
7.小明在上学途中看到几辆挂着“豫A”牌照的汽车,它们可能来自( )
A.河北省 B.河南省 C.湖北省 D.湖南省
8.下列和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有关的是( )
A.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B.城镇化速度太快
C.交通条件改善 D.外来移民过多
9.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B.沿海人口多,内陆人口少
C.平原人口多,山区人口少 D.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
10.下列省区中人口最密集的是( )
A.香港特别行政区 B.云南省
C.辽宁省 D.西藏自治区
11.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 )
A.汉族 B.壮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12.“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这幅春联对应的两个省区是( )
A.宁夏、北京 B.内蒙古,黑龙江
C.云南,吉林 D.青海,福建
1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汉族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C.各民族分布地区有明显界线
D.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14.李明同学想利用“十.一”假期时间尽可能多的领略我国民族风情,请你替他选择地点吧(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吉林省 D.四川省
15.导致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国土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 D.南北跨度广
16.下列关于我国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纬度最高 B.云贵高原海拔最高
C.青藏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内蒙古高原地势起伏较小
17.小明家乡到处是河湖,人们忙着捕鱼养虾种水稻,这里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18.在吐鲁番,你可以见到用十字中空的砖砌成的平顶“晾房”;而在绍兴,你见到的是砖墙斜顶房,这反映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是( )
A.北热南温 B.东温西热 C.北湿南干 D.东湿西干
19.我国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这主要得益于( )
A.雨热同期 B.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 D.降水年际变化大
20.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特殊天气是( )
A.沙尘暴 B.台风 C.梅雨 D.春旱
二、读图填空
21.根据图中各省区信息填写表
A
B
C
D
E
省级行政区名称
简称
三、判断题
22.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蒙古国 (判断对错)
23.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判断对错)
2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判断对错)
2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台、粤、桂、云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判断对错)
26.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较高,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判断对错)
27.人口的增长速度应该与经济发展速度完全一致 (判断对错)
28.我国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判断对错)
29.我国的地势特点使许多大河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判断对错)
30.太行山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又是山西、山东两省分界线 (判断对错)
31.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显著,雨热同期,灾害性天气少 (判断对错)
四、综合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2.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地势分呈三级台阶,位于第一级阶梯的是 高原,图中⑥是位于第 级阶梯的 盆地,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的山脉是① 、② 、③ 和雪峰山,④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我国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盆地,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是
(3)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 地区,是我国人口 ,交通 ,经济 的地区.
(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请你为山区人民发展经济出谋划策.
33.读四地气温降水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冬季、气温最低的是 地,气温最高的是 地,两地温差约为 ℃
(2)降水量最大的是 地,最小的是 地,四地降水量的共同特点是 .
(3)四副图中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的分别是图 、图 、图 ,图 .四地都属于 气候
(4)四地中位于亚热带的是 地和 地,位于湿润区的是 地和 地.
34.读中国季风气候图回答问题
(1)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季风和 季风.
(2)云南省从2009年遭遇春夏连旱和2010年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又连续遭遇2011年雨季干旱,2012年的季节性干旱以及2013年冬春连旱,造成云南省连续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较弱 B.东南季风较强 C.西北季风较强 D.东北季风较弱
(3)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
A.内蒙古 B.陕西 C.河北 D.台湾
(4)我国受沙尘暴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和 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递减 B.东北地区多,西南地区少
C.中部地区多,西北地区少 D.南方地区多,北方地区少
(6)我国雨季由南到北逐渐 .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新峪煤矿学校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
1.关于我囯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 )
A.位于大平洋东岸 B.全部位于北温带
C.位于亚洲东部 D.北回归线穿过中部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解答】解: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故A错误;
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故B错误;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故C正确;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牢记即可.
2.说明我国南北跨纬度大的现象是( )
A.漠河旭日东升时,喀什星光灿烂
B.大陆海岸线漫长
C.1月漠河均温﹣30℃,海口均温16℃
D.陆上邻国众多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解答】解: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大,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纬度位置,牢记即可.
3.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A.台湾岛 B.海南岛 C.舟山岛 D.崇明岛
【考点】中国的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
【分析】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其中重要的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其中,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
【解答】解:我国重要的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其中,台湾岛位于东海南部,西依台湾海峡(属于东海),东濒太平洋,东北与日本琉球群岛为邻,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面积约3.5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逾99%,为台湾省主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依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岛屿概况,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
4.下列省区,有两个简称的是( )
A.山西省 B.四川省
C.吉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区有:四川省简称是川或蜀,云南省简称是云或滇,陕西省简称是陕或秦,甘肃省简称是甘或陇,贵州省简称是贵或黔,上海市简称是沪或申.
【解答】解:山西省的简称是晋,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吉林省的简称是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是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牢记即可.
5.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与其行政中心搭配错误的是( )
A.辽宁省一沈阳 B.山西省一太原 C.浙江省一杭州 D.河北省﹣昆明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不同省区的行政中心不同.
【解答】解:辽宁省的行政中心是沈阳,山西省的行政中心是太原,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杭州,河北省的行政中心是石家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行政中心,牢记即可.
6.以历史名称作简称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上海市一沪 B.台湾省一台 C.安徽省﹣﹣皖 D.山西省﹣﹣晋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四种情况:(一)取用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二)用本省著名的山水作简称;(三)用本省市的历史名称作简称;(四)多数省区是一个简称,少数省区有两个简称.
【解答】解:上海市的简称是沪或申,该省区有两个简称,故A错误;
台湾省的简称以省区中的一个字作简称,故B错误;
安徽省的简称以山名作简称,故C错误;
山西省的简称以历史名称作简称,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牢记即可.
7.小明在上学途中看到几辆挂着“豫A”牌照的汽车,它们可能来自( )
A.河北省 B.河南省 C.湖北省 D.湖南省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三种情况:(一)取用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二)用本省著名的山水作简称;(三)用本省市的历史名称作简称.
【解答】解:河北省的简称是冀,河南省的简称是豫,湖北省的简称是鄂,湖南省的简称是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牢记即可.
8.下列和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有关的是( )
A.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B.城镇化速度太快
C.交通条件改善 D.外来移民过多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9.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B.沿海人口多,内陆人口少
C.平原人口多,山区人口少 D.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6.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1.3%,超过农村人口.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10.下列省区中人口最密集的是( )
A.香港特别行政区 B.云南省
C.辽宁省 D.西藏自治区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
【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题干中香港是一个地狭人稠的省级行政单位.为了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香港一直在大规模地填海造地.
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11.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 )
A.汉族 B.壮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
【分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
【解答】解: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 700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
故选:B.
【点评】考查我国民族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12.“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这幅春联对应的两个省区是( )
A.宁夏、北京 B.内蒙古,黑龙江
C.云南,吉林 D.青海,福建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解: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是指内蒙古自治区的景观;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是指黑龙江省的景观,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景观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1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汉族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C.各民族分布地区有明显界线
D.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
【分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
【解答】解: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14.李明同学想利用“十.一”假期时间尽可能多的领略我国民族风情,请你替他选择地点吧(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吉林省 D.四川省
【考点】云南省.
【分析】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解答】解: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所以,想领略我国民族风情,可以选择云南省.
故选:A.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15.导致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国土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 D.南北跨度广
【考点】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分析】依据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得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促进了东西部经济联系,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了丰富的水能.
故选:C.
【点评】考查了地势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常见题目.
16.下列关于我国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纬度最高 B.云贵高原海拔最高
C.青藏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内蒙古高原地势起伏较小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
【解答】解:我国纬度最高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故A错误;
青藏高原的海拔最高,故B错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故C错误;
内蒙古高原地势起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特征,牢记即可.
17.小明家乡到处是河湖,人们忙着捕鱼养虾种水稻,这里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考点】水产业的现状.
【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
【解答】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小明家乡到处是河湖,人们忙着捕鱼养虾种水稻,这里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点,牢记即可.
18.在吐鲁番,你可以见到用十字中空的砖砌成的平顶“晾房”;而在绍兴,你见到的是砖墙斜顶房,这反映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是( )
A.北热南温 B.东温西热 C.北湿南干 D.东湿西干
【考点】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分析】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不同的气候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解答】解:吐鲁番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房屋多为平顶房;绍兴位于南方,降水较多,房屋多为砖墙斜顶房.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C、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确定吐鲁番和绍兴的位置,并判定两地的气候差异,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9.我国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这主要得益于( )
A.雨热同期 B.季风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 D.降水年际变化大
【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解答】解: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故选:C.
【点评】考查我国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0.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特殊天气是( )
A.沙尘暴 B.台风 C.梅雨 D.春旱
【考点】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特殊天气是梅雨.
【解答】解:夏初,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特殊天气是梅雨.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梅雨的影响范围,较为简单.
二、读图填空
21.根据图中各省区信息填写表
A
B
C
D
E
省级行政区名称
简称
【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分析】读图可得,A是青海省,B是湖南省,C是山东省,D是海南省,E是陕西省.
【解答】解:A是青海省,简称是青,B是湖南省,简称是湘,C是山东省,简称是鲁,D是海南省,简称是琼,E是陕西省,简称是陕或秦.
故答案为:
A
B
C
D
E
省级行政区名称
青海省
湖南省
山东省
海南省
陕西省
简称
青
湘
鲁
琼
陕或秦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轮廓及简称,读图解答即可.
三、判断题
22.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蒙古国 × (判断对错)
【考点】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
【分析】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与欧洲面积差不多.
【解答】解: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陆地面积,牢记即可.
23.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 (判断对错)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解答】解: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牢记即可.
2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 (判断对错)
【考点】中国的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
【分析】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解答】解: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这些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固有领土的岛屿,牢记即可.
2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台、粤、桂、云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 (判断对错)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其简称依次是云或滇、桂、粤、台.
【解答】解: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其简称依次是云或滇、桂、粤、台.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牢记即可.
26.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较高,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 (判断对错)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27.人口的增长速度应该与经济发展速度完全一致 × (判断对错)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解答】解: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而不是完全一致.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28.我国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 (判断对错)
【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建国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解答】解:由教材知识可知,我国各族人民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教材知识点,依据教材知识点作答.
29.我国的地势特点使许多大河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 (判断对错)
【考点】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分析】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水能等有重要的影响.
【解答】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水能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30.太行山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又是山西、山东两省分界线 × (判断对错)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解答】解: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山西、河北两省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
【点评】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国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脉的分布.
31.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显著,雨热同期,灾害性天气少 × (判断对错)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如图)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常使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解答】解: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比较显著,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经常发生旱涝灾害,洪涝灾害成为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则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由此可见东部地区常发生旱涝灾害,故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灾害,常见的基础题.
四、综合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2.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地势分呈三级台阶,位于第一级阶梯的是 青藏 高原,图中⑥是位于第 二 级阶梯的 塔里木 盆地,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的山脉是① 大兴安岭 、② 太行山 、③ 巫山 和雪峰山,④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
(2)我国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柴达木 盆地,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是 长江中下游平原
(3)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 东部 地区,是我国人口 稠密 ,交通 便利 ,经济 发达 的地区.
(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请你为山区人民发展经济出谋划策.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1)我国地势分呈三级阶梯,位于第一级阶梯高原是青藏高原,图中⑥是位于第二级阶梯的塔里木盆地,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的山脉是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③巫山和雪峰山,④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
(2)我国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柴达木盆地,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3)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
(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
故答案为:(1)青藏;二;塔里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秦岭;(2)柴达木;长江中下游平原;(3)东部;稠密;便利;发达;(4)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等,读图解答即可.
33.读四地气温降水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冬季、气温最低的是 A 地,气温最高的是 D 地,两地温差约为 40 ℃
(2)降水量最大的是 D 地,最小的是 A 地,四地降水量的共同特点是 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
(3)四副图中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的分别是图 D 、图 C 、图 B ,图 A .四地都属于 季风 气候
(4)四地中位于亚热带的是 C 地和 D 地,位于湿润区的是 C 地和 D 地.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解:读图可知,(1)冬季气温最低的是A地,最低气温为﹣20°C;气温最高的是D地,最低气温是20°C,两地温差约为20°C﹣(﹣20°C)=40℃
(2)降水量最大的是D地,最小的是A地,四地降水量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3)四副图中,D图冬季气温最高,C图冬季气温次之,B图冬季气温第三,A图冬季气温最低,D图表示广州,C图表示武汉,B图表示北京,A图表示哈尔滨.四地都属于季风气候.
(4)四地中C和D冬季气温在0°C以上,且降水较少,夏季高温多雨,位于亚热带;且位于湿润区.
故答案为:
(1)A;D;40;
(2)D;A;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3)D;C;B;A;季风;
(4)C;D;C;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34.读中国季风气候图回答问题
(1)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西南 季风和 东南 季风.
(2)云南省从2009年遭遇春夏连旱和2010年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又连续遭遇2011年雨季干旱,2012年的季节性干旱以及2013年冬春连旱,造成云南省连续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 .
A.西南季风较弱 B.东南季风较强 C.西北季风较强 D.东北季风较弱
(3)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D .
A.内蒙古 B.陕西 C.河北 D.台湾
(4)我国受沙尘暴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北方 和 西北 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A .
A.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递减 B.东北地区多,西南地区少
C.中部地区多,西北地区少 D.南方地区多,北方地区少
(6)我国雨季由南到北逐渐 缩短 .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解答】解:(1)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我国冬季风的源地在寒冷干燥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风从内陆吹向海洋.在它的影响下,气温降低,降水不多.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
(2)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引发水旱灾害;如果西南季风强,云南省降水就丰沛,就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如果西南季风弱,云南省降水就稀少,就容易发生干旱灾害.
(3)我国特殊的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指的是来自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寒潮对我国北方大范围地区影响明显,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山脉阻挡对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小,内蒙古、陕西、河北都属于北方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大,只有东南沿海的台湾受寒潮影响较小.
(4)由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5)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6)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
故答案为:(1)西南;东南;(2)A;(3)D;(4)北方;西北;(5)A;(6)缩短.
【点评】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2016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