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六节 美国(第一课时)(课件24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六节 美国(第一课时)(课件24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20 14:22:03

文档简介

第六节 美国(1)
学 情 分 析
本节课时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学习了世界其他国家,所以对美国这个国家可能会有一定了解,只是对美国的地理特征缺乏具体认识,这是本册最后一个具体学习的国家,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初一学生通过前面学习第六章《世界第一大洲》和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也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具体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地理知识。
第六节 美国(1)
效 果 分 析
本节课是针对《美国》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和“现代化农业”这一部分教材内容进行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谈话、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我从学生知识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问题熟悉,同时又新奇而富有挑战性,使学生处于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求知的欲望。
二、注重学生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教师讲授,实行自主探究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法,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做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教师适当点拨,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一步,深化一层,拓展一圈,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思维的习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进步。有效的利用课堂的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第六节 美国(1)
课 后 反 思
美国是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介绍的最后一个国家,内容比较重要。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内容涉及到美国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及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成因。课后对我课上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具体如下:
1.课堂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全体学生的思维状态集中教学活动中来,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巧设疑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
2.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形象、真实、直观。不仅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兴趣,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本课我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因为毕竟很少同学能亲到美国感受自然环境,所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很轻松的解决这一难题。
3.教案的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能让学生很清楚看到学习一个国家,都了解哪些方面,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另外,我还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
1.这节课最大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于没有将全部学生调动起来,我自己讲的东西太多,而学生动手做的太少,有很多知识点其实是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与同学交流并思考后自己得到的。今后应该大胆放手,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课堂经验不足,没有将课堂衔接语较好的准备。更深层次讲,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缺乏逻辑系统的整理和规划,今后不仅要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要多借鉴前辈的教学经验。
美国(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了解美国的领土构成、 自然地理特征。
2.说出美国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
3.明确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理解农业带的成因,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了解美国的领土构成、 自然地理特征。
美国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及成因。
【教学难点】:
明确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理解农业带的成因,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交流、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喜不喜欢篮球啊?
『学生』:……
『教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放一个有关篮球的视频……同学们知不知道NBA是哪个国家的啊?
『学生』:……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美国
『板书』:美国(1)
『教师』:哪位同学能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
『教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分组讨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地行地势,气候类型。
『学生』:……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讨论成果?
『学生』:……
『板书』:一.领土组成
『教师』:美国领土由三个部分组成,美国本土,北部的阿拉斯加州,以及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州。展示美国政区图,那么美国一共有多少个州呢?
『学生』:……
『教师』:这与美国国旗也是相对应的。
『教师』:那么美国的地理位置是什么呢?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学生』:……(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等)
『教师』:美国的地形特征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
『教师』:归纳总结,美国地势特点是,两边高,中间低。
『教师』:展示课上练习题
『学生』:……
『教师』:最后一个问题美国的气候类型,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呢?
『学生』:……
『教师』: 美国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部沿海分布着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教师』:展示自主学习填空题,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学生』:公布答案
『教师』:核对答案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基本知道了美国农业特点,展示美国农业几种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请学生分析得出美国许多农产品在世界上占首位,从而得出美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教师展示美国几种世界出口量第一的农产品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
『教师』:展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请学生结合美国降水量图,及美国地形地势图,分析并讨论:小麦区和乳畜带等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
『教师』:归纳总结:小麦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因为降水量较少比较适宜种植小麦,灌溉水源充足。乳畜带: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里接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拥有巨大的市场。
『教师』:展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教学生实记得方法口诀,一字排东部,亚棉混乳畜
十字划中间,小麦玉畜牧。
『学生』:朗读并实记,记录在书本上。
『教师』:展示合作研讨题,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美国农业生产图片,请学生观看图片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学生』:根据课本归纳总结为机械化 专业化 自动化
『教师』:展示课堂巩固题
『学生』:作答
最后,畅谈收获,请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补充。
第六节 美国(1)
教 材 分 析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六节《美国》的第1课时,美国(一)侧重自然地理,选取了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美国的农业,两个大方面进行阐述。
《美国(一)》主要学习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及美国的农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美国自然地理特征对美国农业的影响,这一部分教材遵循课程标准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述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美国的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及成因。另设图表,填空,讨论等,说明美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特点,及美国农业形成专业化,区域化布局。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全面的把握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美国农业的成因分布及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开阔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第六节 美国(1)
观 评 记 录
观察对象: 地点:梁山县馆驿镇 时间:2016年5月5日
记录人: 授课内容:美国(1)
【记录整理】
丁艳梅:郑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然后在现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教学思路有层次,脉络清晰,通过NBA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再次读图获取信息,学习美国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及美国农业的分布,成因。最后有反馈评价,进一步巩固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郑老师的这种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非常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将知识点落实到位。
李雪娇:采用课件展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认定努力方向。然后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初步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巡视课堂,并作个别辅导。既让学生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又让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参与者。对在自主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共性疑问,教师能及时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给予适时引导保证了探究与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对于集体合作也解决不了的疑问知识教师还及时进行了课件点拨精讲,加强了知识间的对比和联系,突出了知识的迁移应用。
唐松:郑老师善于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做法是:采用问题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层层的深入。如从美国的气候类型分析美国的农业带分布及成因,郑老师就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读出结论。
侯海敏:在这节课中,还有少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还不够强。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但是有少数学生不能够完成任务,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帮助,如果老师能够顾及全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的话,也许会更好。
陈修军:在这节课中,郑老师思路清晰,语言简单明了,教法新颖,教态自然流畅,对于个别回答问题的学生积极鼓励,给予关爱,通过分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交给学生简单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快捷记忆,最后能及时做到课堂巩固。
第六节 美国(1)
评 测 练 习
1. 北极圈和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国家是(C)
A.加拿大??? B.中国??? C.美国??? D.俄罗斯
2.美国国土跨两个大洲,它们是(?A)
A.北美洲和大洋洲????? B.北美洲和亚洲
C.北美洲和南美洲????? D.北美洲和欧洲
3、美国地跨五带中的(??A? )
A.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B.热带、南温带、北温带
C.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D.南温带、北温带、北寒带
4、位于大西洋沿岸的美国港口是( C )
A、芝加哥 B、旧金山
C、纽约 D、洛杉矶
5.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是( B )
A.加拿大 B.美国 C.法国 D.巴西
6.美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 D )
A.玉米、大豆、棉花、花生
B.小麦、水稻、甜菜、棉花
C.大豆、玉米、小麦、可可
D.棉花、小麦、玉米、大豆
第六节 美国(1)
课 标 分 析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鼓励采用案例方式学习区域地理,加强对所选区域深入学习的方法,学会认识区域并掌握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
《美国》是课程标准中不同类型的国家中最后一节的内容,包括移民国家与多元文化,现代化的农业,和引领美国制造业的高新技术产业3个子目,而《美国》第一课时侧重美国的自然地理,重点介绍了美国的种族,民族构成和华人华侨,及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重点突出了以下两点:一是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二是农业形成专业化,区域化布局。
【学习目标】:
能够结合地图说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并说明其他地理位置特点。
能够结合地图说出美国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理解农业带的成因,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教学重点】:
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美国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及成因。
美国的种族构成与多元文化。
【教学难点】:
明确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理解主要农业带的成因,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