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课件制作及使用说明
《伟大的悲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为落实学校课题的主旨、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了本课件。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力求以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系统思考的能力、独立思维的品质、和学习探究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3、抓住细节,体悟文中关键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4、从题目的“伟大”“悲剧”中,理解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
本课件用powerpoint制作,引进了网上资源,所有背景均采用南极相关图片,录制了旁白,插入了影片,图片、文字等设置了多种不同的动画效果,使课件动静结合,实用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件操作简便,前八张幻灯片为配音自动放映,后面的内容可根据教学节奏自由掌握,单击即可进入下一页面。也可按屏幕左下方的按钮暂停、返回上页或继续播放。
作者简介:刘赛华,且末县中学,中教一级语文老师。
电话:0996-7620720 手机:13369963992 E-mail:xjqmlsh66662632@sina.com QQ:14914373
课件34张PPT。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授 课: 刘 赛 华且末县中学伟大的悲剧阿 蒙 森 - 斯 科 特 站 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的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它是阿蒙森-斯科特站
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比斯科特队早5个星期到达南极,并顺利班师,而斯科特等5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整体感知
观看影片,结合文章内容: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故事。
2、用一个词来形容观后的感受或心情。
故事情节:
到达极点——接受任务——埃文思猝死——奥茨走向风雪——最后的温情。心情:
震撼、钦佩、崇敬…… 自选研究,质疑问难文中哪些情节深深打动了你?
默读,圈出这些语句并用一句话概括。细节:①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
②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
③奥茨英雄似地独自走向风雪。
④斯科特三人骄傲地等待死神来临。
⑤斯科特的绝笔。
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束的故事,既然是“悲剧”的故事,又何来“伟大”呢?这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 你认为“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讨 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死亡之悲——世人之悲对悲剧的理解
鲁迅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这里的悲剧主要体现了这四悲即:失败之悲、死亡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 ;这里的“悲”应该理解为“悲壮”。说一说何以见其“伟大 ”?
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他人…… 挑战人类自己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结合课文体会“悲”与“伟大”的内容:
悲在 ,而 伟大。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
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
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
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创造阅读,拓展延伸 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为一个成功者在世人面前作证。
1、假如你是阿蒙森,当你得知他的这一举动及其他们全部遇难的消息后会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人类还有哪些伟大的悲剧?伽利略备受教会打击,科学沉冤三百年;
维萨里《人体构造》引来横祸,赎罪惨死海岛;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毁于一旦,
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温家宝让我们驾着信念的小船,
驶往那意志的荒岛,
听凭海风无情的呼啸,
迎向人生一次次起落的浪潮。思维挑战作业(任选其一)1、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有人认为他们没有创造出什么价值,你认为呢?
2、人物的思想感情往往是通过细节表现出来的,请试着模仿写一段细节来表现人物特定的心理。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