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我能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理解文意内容。2我能通过反复吟读品味三峡之美。3我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学情分析
1、本文是七年级的文言文,学生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词汇,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文言基础还很薄弱。
2、《三峡》写景精炼优美,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为此,在教学中,以读为主,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理解文章的美和写作的妙处。
3、尽管优美的语言文字在一定程度能与学生热爱自然的心理形成共鸣,但七年级学生阅历毕竟尚浅,真切体会亦少,同时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我们日常习得的语感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学生或许在感悟语言优美上有一定难度。故而在教学中,将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采用情境教学法,给学生营造优美情境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去品味自然之美,提高文化品位。
3重点难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导入新课
游长江,最美在三峡。三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现在,我们一起走近三峡,去领略那的优美的自然风光。
活动2【讲授】二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2、著作简介3、三峡简介
活动3【活动】三
【活动】
教学活动一:诵诗文正字音
活动要求:读清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活动方法: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学生赛读全班齐读
教学活动二:译美文通文意
活动方法:1、自主学习,参看注释初步了解文意。
2、合作释疑,组内交流不懂的词句意思。
3、自主提问,全班交流不能解决的问题。
4、检测竞赛,反馈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
教学活动三:抓景物论特征
活动方法:合作探究
(1)三峡的景色很多,作者重点写了三峡的山和水。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山的?
(2)万物因水而有灵性,离开了水,也无以为峡,且奇山之下,必有异水,那三峡的水又有什么独特的美呢?作者又按什么顺序来写水的呢?
(3)水因季节不同而呈不同景象,郦道元在描写四季景色时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什么特点?
(4)为什么作者能把三峡描写的如此的美丽多情?
教学活动四:品语言赏写法
如此美的山水;如此美的文字;如此美的写法,同学们在赏析之后定会有深刻的体会,你能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请用,“三峡美,美在它的()”的句式说一句话?
活动4【练习】四
拓展延伸
师生交流有关三峡的诗句: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地万重山。②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③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⑤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⑦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活动5【作业】五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做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