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张PPT。“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的由来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后,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重新提出,并且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提法。9月12日,《解放日报》社论中,再次提出“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随后,新华社和毛泽东发表的文章中,也多次公开出现人民解放军的提法。10月3日,《解放日报》在《为实现一月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而斗争》的社论中,第一次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从1944年至1947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经历了一个提出——中断——再提出的过程。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是一个单纯叫什么的问题,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首先,为了适应由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到国内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军民即将取得最后胜利和国共两党两军矛盾突出时,开始提出和使用解放军称谓。当国共两党两军关系缓和、重庆谈判开始后,人民军队则中断了解放军的称谓。在国共两党和谈关系破裂、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的称谓再次出现,并且逐步趋向统一。其次,是由新的军事战略转变所决定的。从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到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人民军队实行了由游击战为主到以正规战为主的新的军事战略转变。随着作战对象和作战形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军队组织形式和名称的变化。再次,是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各战略区野战兵团的迅速组建和扩大,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趋势不断加强,集中性和统一性的要求逐步提高,这不仅在指挥关系和编制体制方面反映出来,而且在称谓的规范和统一问题上也得以体现。从加以多种前提的解放军,逐步统一为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夺取全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48年9月8日至13日,召开了扩大会议,提出要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会议的精神,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1日做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指出:人民解放军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三类。野战部队的“野战军现时分为四个,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各步兵兵团、军、师、团,各骑兵师、团,各炮兵师、团等,一律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作为地方部队建制的军区,其“第一级军区(即大军区),现有五个,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中原军区,华东军区,东北军区,华北军区”;“第二级军区,现有三个,亦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军区,豫皖苏军区,冀热辽军区”;游击部队,则依情况需要和可能由各地军事机关自行组织。随后,全军进行了统一整编。从此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为了谁》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们能基本学会歌曲。
2、通过学唱,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通过欣赏姊妹作品,使同学们感受作品的情感变化及其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对欣赏的两首作品旋律有较深的印象并能进行哼唱。
教学重点:
能让同学有感情的演唱,从中体会到人民子弟兵一心想着人民,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激发我们热爱解放军、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验歌曲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奋斗在抗洪第一线,用血肉之躯战天斗地。词曲作家邹友开、孟庆云亲临抗洪第一线,目睹战斗在那里的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用血肉之躯战天斗地的感人场面,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回到北京后含泪写下了《为了谁》这首歌,赞颂了抗洪前线的英雄,讴歌了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勇于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为了谁》这首歌曲。
二、歌曲学习
1、欣赏歌曲《为了谁》。
2、刚刚我们欣赏了《为了谁》,下面我们来看这首歌的歌谱,同学们能说说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各表现了什么吗?
生:2段。
师:歌曲前段是深情的叙述。后段是对战友激情的呼唤和期盼,最后音区下行,低回婉转,表达了对英雄不尽的赞美。
3、下面我们就先来学唱歌曲的前一段,这一段时一个复乐段,它里面有很多重复的旋律,下面我们来学习。
这里有一个很特别的符号,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
生:波音。
师:波音时间很短, 演唱时先唱本音在唱下方音最后还回到本音。
我们一起来唱一下。
下面这一句,出现了一个我们前几课刚学过的一个装饰音,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倚音。
师:对了就是倚音,同学们还记得倚音有什么作用吗?它应该怎样唱吗?
生:……
师:对了,倚音的作用是把旋律装饰得更加好听,倚音时值很短,我们唱的时候要先唱倚音,在唱本音。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几句来唱一遍。
(老师范唱学生跟着教师钢琴演唱)
继续学习第一乐段其余部分。
师:这一段是深情的叙述,所以我们同学们唱的时候要唱出那种温婉的语气,像是在述说一样。(老师弹钢琴学生跟着后面演唱)
4、师:适当表扬同学,继续第二段教学。
师:
连续的上行重复及模进,就是一声声对战友的呼唤和期盼让我们一起来用呼唤的情感来唱一下这几句。
师:紧接着这几句后面,音区下行,低回委婉,步步递进,表达了对英雄不尽的赞美。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钢琴后演唱。委婉深情,唱出对英雄的赞美。
5、学生分男女声对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为了谁》。
三、拓展小结
1998年,抗洪抢险;2004年,抗击非典;2008年,大雪灾、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
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看到解放军的身影。他们不畏艰苦,勇于牺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铸就了我们幸福生活的钢铁长城。
让我们怀着对解放军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演唱《为了谁》。
四、下课
课件8张PPT。为了谁了解曲作者和其作品的背景孟庆云,二十世纪90年代知名度极高的军旅作曲家。多年来,他在新曲创作园地里辛勤耕耘,以敏捷的才思和喷涌的激情,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如《长城长》、《为了谁》、《什么也不说》、《想家的时候》、《当兵干什么》、《兵之歌》等。同时,他也创作了大量其他各类题材的作品,其中有歌颂伟大祖国的《拉着中华妈妈的手》、《祝福祖国》等,有赞美壮丽山河的《黄河黄》、《东方明珠》等,有咏唱人间真情的《爱的港湾》、《真情永远》等,还有抒发青春风采的体育歌曲《黑头发飘起来》、《五星邀五环》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作曲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创作功底。
这首歌曲深情讴歌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坚强不屈,他们的壮举会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让人们仿佛又回到了1998年那令人难忘的抗洪夏天。“烈火炼真金,危难见真情”,人民子弟兵永远无愧于军人的称号。这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这首歌感动了无数华夏儿女。这感人肺腑的旋律让人们体会到人民子弟兵一心想着人民,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激发我们热爱解放军、热爱祖国的情感。歌曲赏析创作背景这首歌曲写于1998年,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而写的,是送给所有的用自己的身躯挡着洪水的抗洪勇士们的。赞扬了军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想一想这首歌曲表达了演唱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唱一唱?此词曲昭示着人们
生命当珍重,大爱铸青春。 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舍己为人的英雄呢?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难。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相信,一天、半天、一小时、一分钟,甚至就在那么一秒钟,只要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件有道德的事,终将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并不是一个人的责任,需要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努力做一个道德公民,道德才会在我们的每一个人心中,自由的飞翔着… 学习雷锋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谢谢邹友开简介
邹友开,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编辑。1939年7月出生,福建省闽侯县人。1960年进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担任副组长、组长、副主任、主任等。从事电视艺术工作以来,尤其是1985年以来,他参与了几乎所有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和编创工作。是第五届全国文联常委,曾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电视部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