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不封阳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且末县)

文档属性

名称 明天不封阳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且末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2-25 13: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且末县中学刘赛华
学习目标:
1、 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品味课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
3、懂得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道理,并能为保护动物、优化生存
环境献计献策。
教学设想:
1、课前预习:自查工具书,并积累字词。
2、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懂得文中阐述的道理。
3、教法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本文围绕究竟封不封阳台,作者诉说了一段心灵的历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情感态度决定了阳台的封与不封,进而要上升为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
4、教学重点: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5、教学难点:把学生可能会过多停留的对动物的喜爱和同情,上升为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思考。
5、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居住于高楼大厦的某一单元,封闭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但是也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到底要不要封闭阳台呢?本文作者叙说了自己的一段心灵的历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预习检查,读准下列生字词
沐(mù)浴 孵(fū)育  倏(shū)然  喧嚣(xiāo)  悖(bèi)论  蜷缩 quán
翘(qiáo)望 蚂蚱(màzha) 咆哮(páo xiào) 恬(tián)淡 温馨(xīn)龟(jūn)裂沐( mù)浴 霓(ní)虹灯 驯(xùn)美 焚(fén )毁 呐(nà)喊 自给(jǐ)自足
2、分小组,配乐朗读全文。思考:课文是围绕着什么话题展开的?如何展开的?
明确:
课文围绕着阳台到底要不要封这个话题展开的。
3、创设情境: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与态度经历了一番变化,请你尽量围绕下面的语词,整理出“我” 的态度变化情况。
明天要/不要封阳台
[学生读课文,整理观点,全班交流]
3.归纳: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要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 文中的“我”既然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
2、“我”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为什么?
明确:
1、1) 楼房设计有阳台,主要是为了让居住在楼房中的人有室外活动的场所,增加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2) 为了增加住房的使用面积;阻隔住城市的喧闹;
3) 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的原因是:一是出于对鸽子的同情、忧虑,出于让鸽子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的善良愿望;二是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
2、 “明天先不封阳台”,理由和目的是,“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总之,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合作探究,质疑赏析。
1、讨论:你认为房子装修时要不要封阳台?请说说你的理由?
1)问赞成方:你认为房子装修要封阳台,有什么理由?
2)问反对方:你认为房子装修不要封阳台,有什么理由?
明确:
封不封阳台的争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
2、 质疑、赏析:请同学提出疑问,或提出认为比较写得比较好的地方,读一读体验体验。
重点讨论:下面两句写鸽子眼睛的话。
1)鸽子眼睛流露出“惊恐”的神色,源于对人类的害怕,鸽子的心灵世界里,存有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可怖印象,它自身就是一只“惊弓之鸟”,它想到的可能就是人类会以多种手段猎杀烹煮它们,对于自投罗网的它更不会放过,因而它无比惊恐。身子“蜷缩”一方面是由于孵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惊恐”。
2)鸽子不“惊恐”了,但它仍是孤单的,弱小的,受伤的,它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眼睛还“紧紧盯着我们。”鸽子可能在想,我受了伤,又要孵蛋,太需要得到你们的保护了,让我能有一个自由进出的通道吧……
五、写作手法探微
1、 学了这篇课文,作者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
2、夹叙夹议,不断推进,线索清晰。文章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串全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
3、引导学生理解“以小见大”和“联想”两大写作特点:
◆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以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大主题;
◆ 丰富的联想——从受伤的鸽子、封不封阳台联想到大自然,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六、联系现实,提高认识
近几年来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美了,同时我们城市的建设还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觉得人类应注意哪些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1、爱护这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用布条帮鸽子做窝,找来水和玉米料,用作鸽子的晚餐,但是,怎样“爱护所有的自然资源,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的方法:
1)保护生态环境,如不乱砍乱伐,不排放废水废气,不使用可能危及其他物种的农药等。
2)保护野生动物,如设立保护区,禁止捕捞猎杀,对于濒临灭绝的物种实行人工护养繁殖等。
3)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地球意识。
2、截选四组图画,让学生判断是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
图片一:自然旅游景区的农家乐(不是)
图片二:污水横流的小溪(不是)
图片三:昆明市民与红嘴鸥共乐(是)
图片四:鸟笼中的鸟(不是)
3、 师总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纯净的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界,许多生物天然地与人类和谐相处,亲密无间。造成人与自然隔膜、敌对,以及人对自然的侵害、残杀乃至灭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的自我膨胀和工业化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种种对自然生物生存空间的挤压与威胁。我们不应该单纯地以人的眼光去衡量大自然,而是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地、平等地、自由地相处,纵使我们自称为万物的灵长,但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属于大自然……
七、情感熏陶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不要再封闭人与自然间的阳台,让我们更自由地呼吸大自然的气息……(请欣赏FLASH《我是一只小小鸟》)结束课文的学习。
八、课后作业:
1、 做同步练习册
2、 写小练笔,学了本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