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
(2)知道力的三要素。
(3)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感受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中国乒乓球比赛片段,激发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
难点:体会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的。
五、教学流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流程图说明
一、新课内容
情境1:视频
播放“奥运乒乓比赛”片段。
提问: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比赛打乒乓时,挥拍击打乒乓球时,需要使劲用什么?
回答:用力。
师:生活中,我们做许多事情都需要用力。比如:
观看图片:足球运动员踢足球。
师: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踢力,是脚对足球施加的力。
观看图片:推土机推土
师:推土机推土时的推力,是推土机对土施加的力。
观看图片:小朋友拉弹簧
师:小朋友拉弹簧时的拉力,是手对弹簧施加的力。
提问:通过对各种各样的力的分析,我们能否知道什么是力?
结论: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提问:根据这句概念,能否得出力存在的条件?
回答:要有两个物体。
师:我们称施加力的物体为施礼物体,受到力的物体为受力物体。
提问:物体间存在力的作用,还需要什么条件吗?
回答:1、物体间需要相互接触。
观看图片:吸铁石吸引小铁钉。
结论: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回答:2、物体间要有相互挤压。
观看动画:
结论: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提问: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会有什么效果呢?
活动1
用手拉弹簧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提问:再举出一些生活中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例子。
回答:坐在沙发上沙发变形。
演示实验:
把吸铁石分别放在向前滚动的小铁球前面、后面以及侧面。
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
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提问:再举出一些生活中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例子。
回答:踢足球、打乒乓、骑自行车
提问: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测:1.大小
2.方向
3.作用点
活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已给的实验器材,根据所学的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老师先为大家设计探究力的大小是否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的实验。
结论:1.力的大小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
学生实验:
结论: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师:我们称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为力的三要素。
活动:请一名同学站在滑板上,推墙壁。看会有什么效果?
师:我们对墙施加力的作用,结果我们却反被墙推开,说明墙受到力的作用后,给我们施加了一个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总结回顾:
力
力的三要素
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IV
滑板推墙
活动III
学生实验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II
演示实验
活动I
用手拉弹簧
力存在的条件
情景
图片、动画
力的概念
情景
图片
情景
奥运乒乓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