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自相矛盾》
猜成语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坐
井
观
天揠
苗
助
长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
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
道理。 寓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画蛇添足自相矛盾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学生,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是韩王室诸公子之一。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因受李斯等人谗害,韩非死于秦国狱中。 文学成就:他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代表。著书十余万言,秦始皇看到他写的《五蠹》《孤愤》,慨叹:“若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教育名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字词 矛盾 弗去
祠堂 未遂矛盾矛盾进攻防守_________自相矛盾máo
矛
dùn
盾
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锐利 坚固拿 卖 你能用上这些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 读一读 自相矛盾
——韩非子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yuē):“吾盾/之坚,物/莫能陷(xiàn )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 )能/应也。 初识古文② 鬻:卖。
③ 誉:称赞。在这里有夸耀的意思。
④ 曰:说。
⑤ 吾:我。
⑥ 莫:没有什么。
⑦ 陷:刺穿。
⑧ 或:有人。
⑨ 弗:不。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yuē):“吾盾之坚,物莫能陷(xiàn )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夸耀说:“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
之:代词,代指矛与盾;之:的;也:语气词。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它穿不透的东西。”
其:代词,他的; 之:的; 于:对于; 陷:刺穿。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 )能应也。有个人问他:“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怎么样呢?”
以:用;子:你; 之:的; 何如:如何。那个人回答不上来。
其:代词,那个; 弗:不; 应:回答; 也:语气词。 谁来复述一下课文呢? 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夸耀说:“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它穿不透的东西。”有个人问他:“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上来。
“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讨论:
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帮那个人总结一下教训。
如果“矛”戳穿了“盾”,就说明:
“矛”很_________,“盾”不 _____。
如果“矛”不能戳穿“盾”,就说明:“矛”________,“盾”_______。 拓展思维想一想:有没有第3种情况发生啊? 总结: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
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
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物夸大到
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我明白了道理
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而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源于这个寓言故事: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想一想 文言语句的翻译可采用“留、换、补、
删”四种具体方法。 1.保留原词。
2.改换词语。
3.增补词语。
4.删略词语。 想一想,写一写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试着写一写。家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自相矛盾》及译文,家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