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课件24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课件24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20 18:35:03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在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前,学生学习了亚洲,东南亚,中东三个地区。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了解到了相关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相对简单一些。
本课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 但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要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本节教材内容将自然地理知识 “穿插、糅合”在各主题内容中,比如说,在黑种人的故乡板块之前,教材设计了读图,来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以及地形区的分布等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在学习充满生机的大地时,教材上也介绍了本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还设计了活动了解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教材通过“活动”、“读图”“思考”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和当地工农业的联系。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 整体把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效果分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总体上,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也不同程度的提案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在一些自主学习部分,比如说位置,地形地势特征等方面多数能够独立的完成相关问题板块。比如说通过阅读地图,图片,找到相应的地理事物,(印度洋、大西洋、好望角、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南北回归线等地理事物)的位置,总结出本区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特征。
对于本区的一些人文特征,殖民入侵,天然野生动物园,世界原料仓库等问题,学生通过图文资料,视频等材料,直观的了解相关的内容。21cnjy.com
活动部分有一定难度,热带草原干湿季的变化对动物的迁徙,降水减少对当地的影响。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穿插老师适当提醒也能了解相关的内容。21教育网
不足的是对学生情感的教育。要通过殖民入侵,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反思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当今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地理教学中地区地理部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地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鉴于学生前两节学习了东南亚和中东两个地区,已经有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知道了学习位置,地形,气候的方法,所以课前准备了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课上自主学习与位置有关的地理事物,总结海陆位置和维度位置。也通过地形区的分布,总结地形地势特征。对于本区的人文知识,多数利用图文相结合,让学生深入的了解了黑种人的文化,殖民入侵等相关知识。对于“天然野生动物园”,“世界原料仓库”可以通过地图,视频,图片等直观的展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多数学生了解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下列几个称号也都有了深入的了解。
1.黑种人的故乡
2.高原大陆
3.热带大陆
4.天然野生动物园
5.世界原料仓库
6.单一商品经济
7.饥饿的大陆
不足之处是:学生活跃度有所欠缺,提问不能覆盖全体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稍显不足。以后的教学中需进一步设计,切实指导学生深入走进课堂。21教育网
【 课 题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目标】
1、利用非洲地形图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范围和位置,读图说出该地区的纬度位置特点。
2、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曾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3、认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要的气候类型;结合相关的资料,分析说明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农牧业和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21教育网
4、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探讨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重点)21cnjy.com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学生自主研学、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导入)展示视频:
视频内容《极致狂野之旅》
视频放完,教师介绍: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热情好客的黑种人,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也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让我们共同走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观看视频:
感受热带草原上的生机和热情好客的黑种人。
听老师介绍视频内容
介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概况,形成总体感知。
激发兴趣
在课前,老师收集了视频中野生动物的卡片,奖励给表现好的学习小组。最后卡片数量最多的小组就是这节课表现最好的小组。
衔接
首先让我们走进黑种人的故乡。
读图自主学习
黑种人的故乡: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地形地势
黑种人的故乡,原因思考
黑种人的故乡:
人文环境
殖民入侵
?学习一 黑种人的故乡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
展示地图:
(1)请同学们找出以下地理事物并记清位置
(2)提问:下面请三位同学来指出这些地理事物
(3)提问:通过所学内容总结海陆位置。
(1)、找出下列主要地理事物并记清位置
(2)提问:下面请两位同学来指出相关地理事物
(3)提问:总结纬度位置
(4)提问:总结地形地势特征
衔接:
本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根据材料和图片思考问题的答案。
黑种人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黑种人文化。
展示图片:
衔接:黑种人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却因为殖民入侵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幻灯片
自主学习 ?读图回答
1、海陆位置:
(1)在图中找出主要地理事物,并记清位置。
大西洋、印度洋、几内亚湾、红海
马达加斯加岛、莫桑比克海峡
索马里半岛、好望角、撒哈拉沙漠
(2)学生在图中指出这些地理事物的位置。
(3)总结本区海陆位置。
东临 洋
西临 洋
南到 角
北到 沙漠
2、纬度位置:
(1)在图中找出主要地理事物,并记清位置。
赤道、南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
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刚果盆地、埃塞俄比亚高原
(2)学生在图中指出这些地理事物的位置。
(3)总结本区纬度位置
本区主要位于 带
被称为 。
3、地形地势
(1)读图:总结地形特征
本区地形以 为主所以被称为 。
(2)读图:总结地势特征
本区地势起伏状态是怎样的呢?
学生思考:黑种人的故乡,黑非洲的原因
学生回答:
(1)因为现有的7亿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这里又被称为“黑非洲”。
(2)世界黑种人都是从本区迁移出去的。
学生介绍:
学生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被侵略的历史
用船贩卖黑人
?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来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欣赏黑人的文化,从中感受黑人文化的独特性。
通过这些图片让学生了解殖民者的罪恶。
衔接
与过渡
衔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非洲国家纷纷独立,这片神奇的大陆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让我们进入本课的第二部分:充满生机的大地
充满生机的大地:
回顾思考
充满生机的大地:动物繁多
充满生机的大地:动物迁徙
学习二 充满生机的大地
引导回顾思考:
在广大的热带草原上,有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所以本区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
展示迁徙图片:
本区的野生动物多数具有迁徙的习惯,为什么呢?
教师总结。
回顾思考:
1:非洲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什么气候?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迁徙的原因。
展示交流结果。
学生观看幻灯片,教师总结迁徙的原因。
学以致用
通过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图片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活动

认识热带草原干湿季节变化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活动:饥饿的大陆
如果雨季迟到或雨季缩短,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果连续多年干季延长、持续干旱,又会对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教师强调: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被称为“饥饿的大陆”。
合作探究 读图及材料交流
干旱的土地 干旱导致的饥荒
学生1:如果雨季迟到或雨季缩短,会造成粮食减产。
学生2:持续的干旱,会造成灾荒。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衔接过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很多国家都能有效控制本区的灾荒。但是由于本区经济落后等其他原因,本区的灾荒常常不能及时解决。让我们共同探知其中的原因吧!
原料仓库
单一商品经济:
原因思考
学习三 单一的商品经济
投影展示: 黑非洲丰富的资源
展示图片
咖啡豆 (原料 便宜) 咖啡粉(商品 贵)
思考:形成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阅读课文38页和40页内容,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单一商品经济”在国家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追问:怎样改变这种局面?
教师小结: 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改变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2.积极加强区域内联合,寻求跨区域的国际合作。3.发展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4.重视教育,发展科技。
阅读材料 学生思考
1、黑非洲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
(1)、哪几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2)、还有哪些丰富的经济作物?
学生思考:
为什么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
学生:过分依赖某一 种初级产品出口,价格低廉。
学生:长期的殖民统治。
讨论交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向发达国家出口原料,价格低廉。然后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
学生:回答改变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抽象的知识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小结
1.黑种人的故乡
2.高原大陆
3.热带大陆
4.天然野生动物园
5.世界原料仓库
6.单一商品经济
7.饥饿的大陆
学生总结,学生说出这些词条的意义,教师颁发奖励卡——野生动物卡片。
星球地图出版社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地理
七年级下册

汶上县刘楼镇中学
向海林
2016年3月
课件24张PPT。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识图:结合图7-3-1找出下列地理事物:
大西洋
印度洋
几内亚湾
红海
马达加斯加岛
莫桑比克海峡
索马里半岛
好望角
撒哈拉沙漠印 度 洋几内亚湾红海马达加斯加岛莫桑比克海峡索马里半岛好望角◎黑种人的故乡——海陆位置撒 哈 拉 沙 漠总结:本区海陆位置东临 洋
西临 洋
南到 角
北到 沙漠印度大西好望撒哈拉◎黑种人的故乡——海陆位置2.在图中找出:
赤道
南北回归线
撒哈拉沙漠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刚果盆地
埃塞俄比亚高原总结本区纬度位置:
本区主要位于 带
被称为 。热带大陆撒 哈 拉 沙 漠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盆地热◎黑种人的故乡——纬度位置读图总结:本区地势起伏状态是怎样的呢?东南高,西北低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盆地◎黑种人的故乡——地形地势高原高原大陆读图总结:
本区地形以 为主所以被称为 。一、本区现有的7亿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
二、世界各地的黑种人都是从本区迁移出去的。◎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的故乡——原因思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成为黑种人的故乡,又有人称之为“黑非洲”,为什么呢?黑种人的鼓舞◎黑种人的故乡——人文环境非洲雕刻 黑种人擅会长击鼓,除用于音乐,还传递各种信息,非洲鼓被称为“会说话的鼓” 非洲雕刻融入了黑种人特有的宗教元素,作品千姿百态,大胆夸张,无拘无束的展现着情感和力量,极具感染力,反映了黑人艺术家与生俱来的想象力。 从15世纪开始,西方殖民者相继入侵非洲,他们疯狂掠夺黄金和象牙等资源,还把非洲黑种人当作商品贩卖到美洲等地。在长达400年的奴隶贸易中,非洲损失约1亿人口。掠夺黄金和象牙◎黑种人的故乡——殖民入侵充满生机的大地◎充满生机的大地——回顾思考1.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赤道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什么气候?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干燥少雨,大地枯黄;
湿季,降水丰沛,草原上充满生机。奔跑的羚羊悠然自得的大象散步的鸵鸟远眺的长颈鹿天然野生动物园◎充满生机的大地——动物繁多◎充满生机的大地——动物迁徙为什么热带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具有迁徙的习性?合作交流 干季来临,为了减少水份蒸发,波巴布树会迅速落光身上的叶子,以保存生命。 湿季来临后,波巴布树拼命的吸水贮藏在树干内。◎充满生机的大地——迁徙原因野生动物定期迁徙,以适应干湿季节变化水源不足,农作物的减产会带来旱灾。引发饥荒。1、如果雨季迟到或雨季缩短,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呢?2、连续多年干季延长,持续干旱,又对生产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充满生机的大地——饥饿大陆根据图片及课本上材料,思考交流:合作交流单一商品经济1、哪几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2、还有哪些丰富的经济作物?黄金、金刚石产量居世界首位。 咖啡、油棕、可可、香蕉
的原产地。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这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石油金矿金刚石咖啡油棕可可◎单一商品经济——原料仓库 因此,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成为少数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形成“单一商品经济”。 出口:咖啡豆 (原料 便宜)进口:咖啡粉(商品 贵)◎单一商品经济——原因思考(价格低廉)(价格昂贵) 出口原料、矿产资源,价格低廉;而进口工业品价格昂贵,在贸易中受剥削和不利的地位。◎单一商品经济——贸易地位怎样改变“单一商品经济”处于不利的这种局面?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改变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2.积极加强区域内联合,寻求跨区域的国际合作。
3.发展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
4.重视教育,发展科技。 ◎单一商品经济——振兴经济1.黑种人的故乡
2.高原大陆
3.热带大陆
4.天然野生动物园
5.世界原料仓库
6.单一商品经济
7.饥饿的大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知识总结 来自非洲的小朋友摩非介绍他的家乡的情况:我们那儿的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大面积种植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见,靠出售可可的钱换取粮食。
1.摩非家乡的经济特点属于 ( )
A.制造业发达 B. 工矿业发达
C.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D.单一商品经济
D2.造成这种经济特征的历史根源是 ( )
A.自然资源贫乏 B. 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C.自然条件恶劣 D.常受旱灾威胁
B3. 关于摩非家乡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 ( )
A.白种人的故乡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黄金、金刚石产量居世界首位 D.人口增长世界最慢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巩固提升4.羚羊在狂奔,成群的斑马向水草迁徙,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 )
A.热带沙漠中 B. 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草原上
B 来自非洲的小朋友摩非介绍他的家乡的情况:我们那儿的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大面积种植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见,靠出售可可的钱换取粮食。
5、本区地形以 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因而 供应不足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高原粮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巩固提升谢谢大家教材分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内容以三个主题(黑种人的故乡、充满生机的大地、单一商品经济)的形式突出了该区的人文地理内容。21教育网
本课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 但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要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本节教材内容将自然地理知识 “穿插、糅合”在各主题内容中,比如说,在黑种人的故乡板块之前,教材设计了读图,来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以及地形区的分布等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在学习充满生机的大地时,教材上也介绍了本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还设计了活动了解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教材通过“活动”、“读图”“思考”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和当地工农业的联系。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 整体把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授课人
学校
汶上县刘楼镇中学
班级
七年级一班
课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科
地理
项 目
评分标准细则
分值
得分
教学目标
(10分)
1.?????? 目标明确。
4
10
2.?????? 符合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3
3.?????? 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
3
教学内容
(20分)
1.?????? 教学内容准确,教学容量适度。
4
20
2.?????? 层次清楚,安排合理,注意新旧知识联系。
4
3.?????? 教材处理得当,做到学与练的统一。
6
4.?????? 善于挖掘教材,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于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之中。
6
教学过程
(30分)
1.?????? 新课导入自然合理,善于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
4
29
2.?????? 教学过程完整,环节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练恰当。
6
3.?????? 教法得当、灵活,注重探究式教学。
4
4.??????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差异。
6
5.?????? 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6.?????? 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使用合理。
4
学生活动
(15分)
1.?????? 学习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投入,讨论热烈。
5
15
2.?????? 训练面广,人人动脑动手,整体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秩序良好。
6
3. 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个性等全面发展。
4
教学技能
(15分)
1.?????? 知识面宽,教态亲切,有驾驭课堂的应变调控能力。
6
14
2.?????? 语言准确,简练,生动,逻辑严密且通俗易懂,体现学科特色。
5
3.板书设计合理,工整美观,演示操作规范、熟练,有效到位。
4
教学效果
(10分)
1.?????? 教学具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学生思维集中,学习积极性高。
5
10
2.?????? 学生对教师讲授的重点内容印象深刻,能理解或掌握大部分课堂教学内容。
5
总得分
整体表现优秀,师生互动好,课堂和谐
98
评测练习
来自非洲的小朋友摩非介绍他的家乡的情况:我们那儿的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大面积种植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见,靠出售可可的钱换取粮食。21教育网
1.摩非家乡的经济特点属于 ( D )
A.制造业发达 B. 工矿业发达
C.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D.单一商品经济
2.造成这种经济特征的历史根源是 ( B )
A.自然资源贫乏 B. 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C.自然条件恶劣 D.常受旱灾威胁
3. 关于摩非家乡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 ( C )
A.白种人的故乡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黄金、金刚石产量居世界首位 D.人口增长世界最慢
4.羚羊在狂奔,成群的斑马向水草迁徙,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B )
A.热带沙漠中 B. 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草原上
5、本区地形以 高原 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因而 粮食 供应不足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标分析
新课标中认识区域符合本节课的标准有: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新课标活动建议:
开展学习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21教育网
要求:
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这里主要指探究地区的基本方法)。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