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上册 第十九课
一面
激趣导入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激趣导入
牛毛细雨 殷(yīn)勤 窘(jiǒng )相
软绵绵 结结巴巴 大病初愈(yù)
初读感知
殷勤:热情而周到。
窘相:非常为难的样子。
颓唐:精神不振作。
抚摩: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
憎恶:憎恨,厌恶。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初读感知
阿累:(1909—1987),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当代哲学家、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同欧阳山主编《小说家》,和艾思奇创办《大家看》、《少年丛书》等刊物,为徐迈进编选国内外短篇小说20余册,主编《文化月刊》,他以“阿累”等笔名撰写了不少文艺评论、杂文、散文。《一面》是作者1936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
激趣导入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通过与鲁迅先生的接触,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初读感知
写了“我”与鲁迅先生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面之交。
写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对“我”的影响和鼓励。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1-29
30、31
精读感悟
“我”到内山书店去避雨,在书店时“我”想买《毁灭》但钱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向我推荐《铁流》一书,并把《毁灭》这本书送给了“我”。
精读感悟
这“一面”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提示:找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按时间顺序复述,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作者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字呢?
找出通过外貌描写写鲁迅“瘦”的句子?
精读感悟
瘦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精读感悟
不同点: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因而人物形象比较“模糊” 。第二次是在近处观察,刻画得比较具体、细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观察更细致,鲁迅的形象也更加完整清晰。
想一想,这三处外貌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突出了一个字:“瘦”。
除了外貌,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鲁迅先生的“瘦”呢?找出相关句子吧。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
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
感觉鲁迅先生很有精神、有伟大的人格力量。
读完这些描写外貌的句子,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觉得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些外貌描写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精读感悟
鲁迅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内部统治者和外部帝国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鲁迅作为社会名人,知识分子,吃喝自然不愁,但他为了唤醒国人意识,从不停歇的写文章揭露黑暗,并不断帮助各类爱国人员和组织,为了中国的将来不顾自己身体状况一直战斗着。
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这么瘦吗?
不顾及个人安危,从没停止战斗的民族英雄。
现在你又感受到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呢?
精读感悟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呢?结合“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句话进行理解?
精读感悟
“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鲁迅有着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学习了《一面》后,你对鲁迅先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精读感悟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作者通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德,抒发了“我”对鲁迅先生真挚的爱戴之情。
精读感悟
课堂小结
1
2
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谦逊为人的品格,更要发扬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了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完本课收获多多
课堂总结
1.写近义词
殷勤——( ) 踌躇——( )
憎恶——( ) 懊悔——( )
热情
犹豫
后悔
厌恶
课堂练习
2. 按要求填空。
本文的主人公( ),是中国伟大的( )、( )、( )。他的自嘲小诗是( ),( )。
鲁迅
俯首甘为孺子牛
课堂练习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
1.搜集关于鲁迅的故事。
2.学会运用外貌描写写身边的人物。
作业布置
一面
板书设计
鲁迅关怀青年
青年爱戴鲁迅
难忘的相见
永远的激励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一面》(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记“窘相、殷勤、牛毛细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抓重点句和品读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心,学习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阅读法、分析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1.师播放视频《鲁迅爱书的故事》。
2.前面一课我们学习了解了鲁迅先生,你还记得吗?
复习:鲁迅简介: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先生虽贵为知名人士,但他对普通的人民群众充满关心,特别是对青年人更是关心和爱护。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去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板书课题:19.一面)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牛毛细雨 殷勤 窘相 软绵绵 结结巴巴 大病初愈
学生自由读词语。
开火车读词语,集体纠正。
同桌相互检查读词语。
理解重点词语:
殷勤:热情而周到。
窘相:非常为难的样子。
颓唐:精神不振作。
抚摩: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
憎恶:憎恨,厌恶。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4.了解作者:阿累:(1909—1987),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当代哲学家、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同欧阳山主编《小说家》,和艾思奇创办《大家看》、《少年丛书》等刊物,为徐迈进编选国内外短篇小说20余册,主编《文化月刊》,他以“阿累”等笔名撰写了不少文艺评论、杂文、散文。《一面》是作者1936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
5.快速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单地话概括出来?(本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通过与鲁迅先生的接触,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详细了解鲁迅是如何关心“我”的。
三、精读领悟
(一)整体了解。
1.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 (第1-29段): 写了“我”与鲁迅先生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面之交。
第二部分(第30、31段):写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对“我”的影响和鼓励。
(1)这“一面”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提示:找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按时间顺序复述,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指名叙说补充。
师总结:“我”到内山书店去避雨,在书店时“我”想买《毁灭》但钱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向我推荐《铁流》一书,并把《毁灭》这本书送给了“我”。
(二)品读作者眼里的鲁迅。
1.在作者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字呢?(瘦)
2.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通过外貌描写来体现鲁迅的“瘦”,你能找出其中的句子吗?
3.交流:句子一: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句子二: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句子三: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4.想一想,这三处外貌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突出了一个字:“瘦”。)(不同点: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因而人物形象比较“模糊” 。第二次是在近处观察,刻画得比较具体、细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观察更细致,鲁迅的形象也更加完整清晰。)
4.除了外貌,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鲁迅先生的“瘦”呢?找出相关句子吧。(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
5.读完这些描写外貌的句子,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觉得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感觉鲁迅先生很有精神、有伟大的人格力量。这些外貌描写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6.拓展: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这么瘦吗?(生先自由回答,答错了不要紧,重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师补充社会背景讲解:鲁迅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内部统治者和外部帝国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鲁迅作为社会名人,知识分子,吃喝自然不愁,但他为了唤醒国人意识,从不停歇的写文章揭露黑暗,并不断帮助各类爱国人员和组织,为了中国的将来不顾自己身体状况一直战斗着。
7.现在你又感受到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呢?(例:不顾及个人安危,从没停止战斗的民族英雄。)
过渡:鲁迅的伟大人格,仅从与作者的一面之缘就足以证明,虽只有一面,但带给作者的影响却很大。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三)体会一面之缘的激励。
1.指名读第最后两段。师生评价。
2.“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呢?结合“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句话进行理解?(“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四)拓展延伸:
学习了《一面》后,你对鲁迅先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师课件展示例子:
鲁迅有着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五)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德,抒发了“我”对鲁迅先生真挚的爱戴之情。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谦逊为人的品格,更要发扬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习了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五、课堂练习
1.写近义词。
殷勤——(热情) 踌躇——(犹豫)
憎恶——(厌恶) 懊悔——(后悔)
2.按要求填空。
本文的主人公(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自嘲小诗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六、作业布置
1.搜集关于鲁迅的故事。
2.学会运用外貌描写写身边的人物。
【板书设计】
一面
【教学反思】
《一面》是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德,抒发了“我”对鲁迅先生真挚的爱戴之情。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外貌描写的方法展现人物。因此,在教学时,我先抓住课题中的“一面”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哪一个字,然后让学生找出相关的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再对句子进行分析比较。读一读相关句子,结合当时环境感受鲁迅的伟大人格。最后引出作者受到的影响,深化主题。这样的教学过程很自然,水到渠成,学生收获也很大。
难忘的相见
永远的激励
鲁迅关怀青年
青年爱戴鲁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一面》练习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地窖(jiào yáo) 摩挲(suō shā) 颓唐(tū tuī)
熏黑(xūn xiōnɡ)虐待(lüè nüè) 赫然(hè chì)
二、辨字组词。
哪( ) 蹦( ) 虑( ) 译( )
挪( ) 绷( ) 虐( ) 择( )
三、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A不能自己 憎恶 颓唐 莽撞
B大病新愈 磨挲 疑惑 毁灭
C精神抖擞 轰隆 地窑 脑勺
D恣情悲痛 嵌着 懊悔 腕子
四、选词填空。
舒畅 舒服
1.放假出去游玩,心情真的很________。
2.这本厚厚的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________的感觉。
清楚 清晰
3.厚实的纸张,_________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
4.是谁做的这件事他自己心里很_________。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劝告 ( )的手指
( )的感觉 ( )的微笑
( )的样子 ( )的目光
六、选择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插说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
(2)“哦!您,您就是——”( )
(3)“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
(4)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七、阅读
甲: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1.文中的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表示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了鲁迅先生工作劳累。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2.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以上三处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①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三段文字,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一面》答案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ào suō tuī
xūn nüè hè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本课中重点字的读音,注意不要受偏旁影响。
二、辨字组词。
哪里 蹦跳 考虑 翻译
挪开 绷紧 虐待 选择
解析: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1)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哪和挪”,“译和择”。
(2)字形相近,读音不同,如“虑和虐”。
(3)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如“蹦和绷”。
三、照样子写词语。
D
解析:A不能自“已”
B“摩”挲
C 地“窖”
四、选词填空。
1.舒畅2.舒服 3.清晰 4.清楚
解析:舒服可指感觉,也可指心情,舒畅指心情;清楚:着重于有条理性的。清晰:着重于视觉、图像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耐心的劝告 修长的手指
奇怪的感觉 灿烂的微笑
美丽的样子 慈祥的目光
解析:答案可以是多种,如粗糙的手指、甜甜的微笑、尖锐的目光。
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D
(2)C
(3)B
(4)A
解析:破折号的作用要牢记。
七、阅读。
1.C
解析:只有C选项是对鲁迅的赞美之情。
2.①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
②从近处细描。
③面对面仔细地观察。
解析:结合原文或认真分析这几个句子都能得出答案,如“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说明近距离观察。
3.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
解析:答案不是绝对的,只有符合本段意思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