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
练习
一、夯基训练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蜚声/斐然 篆刻/撰写 兴风作浪/兴高采烈
B.谰言/波澜
砥砺/缔造
数典忘祖/数见不鲜
C.峥嵘/诤言
举荐/渐染
曲高和寡
/
曲突徙薪
D.拾掇/点缀
绿林/露宿
强弩之末/强词夺理
解析:A项,fēi/fěi,zhuàn,
( http: / / www.21cnjy.com )xīng/xìng;B项,lán,dǐ/dì,shǔ/shuò;C项,zhēng/zhèng,jiàn/jiān,qǔ/qū;D项,duo/zhuì,lù,qiáng/qiǎng。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的“然”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②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 ③成然之 ④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⑤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⑥然后得一夕安寝 ⑦芙渠则不然 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A.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B.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
D.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解析①②⑤“……的样子”,③“以之为然”,④转折连词,⑥⑦⑧“这样”。
答案C
3.对下列加点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50830003)
①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②成以其小,劣之
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④细疏其能 ⑤成然之 ⑥益奇之 ⑦试使斗而才 ⑧昂其直,居为奇货
A.①/②⑤⑥/③⑧/④⑦
B.①④/②⑥/③⑤⑧/⑦
C.①⑤⑦/②⑥/③⑧/④
D.①/②④⑤⑥/③⑧/⑦
解析①名词作状语,②⑤⑥意动用法,③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④⑦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A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武 技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 ”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 ”李初不言,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 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蒲松龄《聊斋志异》)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B.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C.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D.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答案D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钵,是指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
B.少林是中国武林的泰斗,是中国人从佛习武的代名词。少林武功更是博大精深,是佛教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一个武术体系。
C.在佛教中,男子出家为僧的,梵语叫作比丘,又叫比呼;女子出家为尼,梵语叫作比丘尼,又叫尼僧,也叫女僧,或叫尼众,俗称尼姑。
D.《聊斋志异》,明代短篇小说集,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解析D项,《聊斋志异》为清代短篇小说集。
答案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解析A项,“愤而择日告辞而去”,原文没有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B项,“李超敏而好学”“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错;D项,“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错,应是重在描写人物性格。
答案C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解析注意“以”“罔”的意义。以:介词,凭借。罔:没有。
参考答案从此李超凭武术技艺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2)众相顾,迄无应者。
解析注意“相顾”“迄”的翻译。相顾:相互看着。迄:最终。
参考答案大家相互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
(3)李初不言,固诘之,乃以僧告。
解析首先注意“诘”的意义,在这里是“追问”的意思;其次“乃以僧告”是一个介宾短语后置句。
参考答案李超开始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参考译文
李超,字魁吾,山东淄川西郊人。性格豪爽,乐善好施。一次,有个和尚托着饭钵来化缘,李超给他饱吃一顿。和尚非常感激,便说:“我是少林寺出身。会点武术,让我传授给你吧。”李超大喜,留和尚在客舍里住下,给他丰厚的待遇,早晚跟他学武术。三个月后,李超对武术相当精通了,得意非凡。和尚问他:“你有收获吗 ”李超说:“有收获。老师能的,我已经全都能了。”和尚笑着叫李超一试身手。李超就脱掉衣服,在手心里唾了一口,时而像猿飞跃,时而像鸟落下,翻腾跳跃了一阵子,骄傲地站在和尚面前。和尚又笑着说:“行啦。你既然把我的本领都学到手了,让我们比个高低吧。”李超欣然同意,当即各自交叉双臂,摆出架势。接着在支撑、格斗、抵挡的较量中,李超不断寻找和尚的破绽,不料和尚忽然飞起一脚,李超已仰面摔出一丈多远。和尚拍手说:“你还没全部学会我的本领啊!”李超用手撑着地面,惭愧地向和尚请教。又过了几天,和尚告辞走了。从此李超凭武术技艺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一次,李超偶然到济南,看见一个年轻的尼姑在场上耍武艺,四周围满了观众。尼姑对观众说:“翻来覆去,总是我一个人,太冷落了。有爱热闹的,不妨下场交手玩玩。”这样说了三遍。大家相互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李超在场边,不觉手痒,信心十足地走进场内。尼姑笑着向他合掌致意。刚一交手,尼姑就喝他停下,说:“这是少林宗派啊。”马上又问:“你的老师是谁 ”李超开始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尼姑抱拳说:“憨和尚是你的老师吗 要是这样,不必较量了,我甘拜下风。”李超几次要求比试,尼姑不同意。那些围观者极力怂恿,尼姑才说:“既然你是憨师的弟子,我们就是同一路的人,不妨玩玩,只要双方领会意思就行了。”李超嘴上答应了。但他看尼姑长得文弱,因而轻视她;加以年轻好胜,故一心想打败尼姑,以获取一时的名声。两个人正打得不相上下的时候,尼姑却突然停住了。李超问她为什么,她只笑,不说话。李超认为她胆怯了,非让她再较量不可,尼姑才又和他比起来。一会儿,李超飞起一脚向尼姑踢去,尼姑并住五指向下削他的腿;李超只觉得膝下像刀砍斧劈的一样,跌倒在地起不来了。尼姑笑着道歉说:“鲁莽了,冒犯了你,请不要怪罪!”李超被抬回了家,一个多月才好。过了一年多,和尚又来了,李超向他回叙了这件事。和尚吃惊地说:“你太鲁莽了,招惹她干什么 幸好你先把我的名字告诉了她,不然,腿已经断了!”
三、语言运用
8.请提取构成“物联网”的三个关键词。
物联网(Internet
( http: / / www.21cnjy.com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的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解析题目要求提取“构成‘物联网’”的三个关键词,应认真研读每一个句子,从中提取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传感设备 采集信息 网络连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
9.认真观察这幅题为《摇钱树》的漫画,分析并写出其寓意。
解析观察漫画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漫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遗漏。在分析寓意时,要注意漫画的标题是《摇钱树》,要分析“摇钱树”在漫画中具体指什么。同时,要明白绝大部分漫画都是讽刺型的,所以作答时要思考此幅漫画讽刺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漫画讽刺了旅游单位把文化遗产当成牟利的手段的做法。(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是当务之急)
10.班会上,讨论“宽松民主与严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束”哪种班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问题。请在横线上填入话语,进行辩驳,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每组所填辩驳话语不得超过30字。
(导学号50830004)
第一组:
正方:我们可以像飞鸟一样,自由翱翔,难道你喜欢被关在笼子里吗
反方:
第二组:
正方:
反方:断了线的风筝不仅不会飞得更高,反而会一头栽在地上。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内容与对方相对,观点鲜明。
答案示例第一组反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二组正方:难道你希望当一匹被笼头套住的马,不再自由驰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