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情调研(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
)1.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淋巴
C、淋巴、血浆
D、血浆、组织液、淋巴
(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3.人体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
)4、水盐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
)5.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A.反射弧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
)
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效应B细胞能识别抗原
B.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则没有
C.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D.病毒侵入机体后,只依靠体液免疫将其消灭
(
)7.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破坏哪一种细胞最终使人体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
(
)8.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
)9.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
)10.右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
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
)11.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
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
)13.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
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
B.
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
C.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D.
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
(
)1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
)15.较大剂量注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睡休克,该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
)16.高原上有一种昆虫,雌虫的翅和复眼已退化,呈蛆型,藏于草丛中。雌虫释放一种信息素,在空中飞行的雄虫可通过这种信息素准确地找到雌虫并和它交配从而保证了种族的延续。这种信息素最可能是
A.
脑激素
B.保幼激素
C.蜕皮激素
D.性外激素
(
)
17.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广
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
(
)18.
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额头上敷用冷水浸过的毛巾
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
(
)19.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最重要的器官是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
)20.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21.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A.
皮肤
B.骨骼肌
C.内脏
D.脑
(
)22.对维持血钾和血钠平衡起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醛固酮
D.胰岛素
(
)23.
研究甲状腺功能时,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
A.14C
B.131I
C.15N
D.35S
(
)24.下列关于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喝水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多
B.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多
C.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
D.出汗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少
(
)25.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
)26、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
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A.
效应T细胞
B.T细胞
C.
效应B细胞
D.
B细胞
(
)27、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一定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B.记忆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
(
)28.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A.产生抗体
B.产生淋巴因子
C.导致靶细胞破裂
D.产生记忆细胞
(
)29.
以下可以口服的是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
胰岛素
(
)30.
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的
A.脾脏
B.淋巴细胞
C.脊髓
D.抗体
(
)3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变化为
A.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
)32.
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
)33.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3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35.
下图是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a、b处
B、a、b、c处
C、b、c、d、e处
D、a、b、c、d、e处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36.(8分)下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箭头方向表示物质交换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
__(填序号);C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填序号)____
_
。
(2)①、②、③、④中,CO2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3)一般地,健康人空腹时①中葡萄糖浓度为______
_____mmol/L,与调节血糖平衡有关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
____(至少写出两种激素)。
(4)①、②、③、④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___
_
(填序号)。
(5)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
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7.(6分)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
,②代表的物质是
。
(2)当血糖含量高于
mg/dL时,医学上称为高血糖。
(3)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
。
(4)④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尿量比正常人
。
38.(5分)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
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
曲线____
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
___,
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
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
____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
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
39.(5分)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图乙是图甲中①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⑵图甲中,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以
信号的形式传导的。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变化成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电位差,使兴奋向前传导。
⑶图乙中,该结构由突触前膜、[②]
及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兴奋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物质是
。
40.(6分)右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A
、B
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
(1)甲和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分别是
、
。
(2)激素
B
的名称是
,它所作用的靶器官
是
(用甲、乙、丙回答)
(3)缺碘会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的下降,此时激素A和激素B的含量变化是
(上升、下降、不变)。这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的机制是
。
高二生物学情调研(一)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5
BADBD
6-10
CABAC
11-15
CDDBD
16-20
DCABD
21-25
ACBBD
26-30
ACDAC
31-35
CBBA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36.(8分)(1)①②
②
(2)③
(3)3.9--6.1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至少写出两种激素)
(4)
③
(5)升高
神经
37.(6分)(1)消化吸收
肝糖原
(2)130
(3)主动运输
(4)尿糖(糖尿亦可)
多
38.(5分)
C
B
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反应快而强
记忆
D
39.(5分)(1)反射
(2)电
外负内正
(3)突触间隙
神经递质
40.(6分)(1)下丘脑
垂体
(2)促甲状腺激素
丙
(3)上升
(负)反馈调节
⑤
分解
转化
合成
转变
160mg/dL
食物中糖类
CO2+H2O+能量
④
①
②
⑥
⑦
③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