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1课时)
课标分析
学 情 分 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简单方法,并且对于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和统计图表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美国的工业分布以及美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情况。
七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也有所增强,指导学生通过分析阅读材料和活动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工业的地位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作用。
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时事的关心,开展模拟世界气候峰会的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和组织学生就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展开讨论。
?
美国(第1课时)
效 果 分 析
本节课是针对《美国》这节课我坚持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谈话、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我从学生知识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问题熟悉,同时又新奇而富有挑战性,使学生处于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求知的欲望。
二、注重学生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教师讲授,实行自主探究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法,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做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教师适当点拨,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一步,深化一层,拓展一圈,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思维的习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进步。有效的利用课堂的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美国(第一课时)
观 评 记 录
美国是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介绍的一个国家,内容比较重要。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内容涉及到自然环境、农业这几个知识点的学习。课后对我课上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具体如下:
1.课堂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全体学生的思维状态集中教学活动中来,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巧设疑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展开思维。
2.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形象、真实、直观。不仅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兴趣,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本课我才用了大量的图片,,因为毕竟很少同学能亲到日本感受人文环境,所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很轻松的解决这一难题。
3.教案的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能让学生很清楚看到学习一个国家,都了解哪些方面,为以后的国家学习奠定了基础。
另外,我还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
1.这节课最大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于没有将学生调动起来,我自己讲的东西太多,而学生动手做的太少,有很多知识点其实是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与同学交流并思考后自己得到的。今后应该大胆放手,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课堂经验不足,没有将老师该有的气度、形象表现出来。更深层次讲,自己能够自由发挥的东西很少,缺乏逻辑系统的整理和规划,今后不仅要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要多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
美国(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述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说出美国的种族构成和移民对于美国文化的影响。
3.运用地图说出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名称,简要分析农业带形成的条件。(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助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米老鼠图片
认识他吗?知道他的家在哪儿吗?
我们今天就到他的家乡----美国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学生自由回答
就学生已知的事物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说出美国的种族构成和移民对于美国文化的影响。
3运用地图说出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名称,简要分析农业带形成的条件。(重点)
4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的作用及影响。(重点)
5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主要工业城市
探究
位置
组成
美国在哪儿?
1展示:美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88图8-6-1,
完成问题:
(1)找出北回归线、40°N纬线圈、看看它们穿过美国的哪一部分?
(2)找出美国本土东西两侧所濒临的大洋、南北接壤的国家;
(3)了解美国的领土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在读图8-6-1美国政区的过程中要注意细节问题,既要看到图中的主体部分(即美国本土)。也要注意到地图下方两个补充窗口所标注的地区(阿拉斯加和夏威夷)
据学生回答小结:
美国位于西半球,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北与加拿大接壤;
本土由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两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位于北极圈附近,大部分属北温带,少部分属寒带;夏威夷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属热带。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追问学生
(4)就美国本土而言,美国的位置有何优越性?
(指导学生完成P89思考题)
据学生回答小结:
三面临海,利于接受海洋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对外贸易也十分有利
2多媒体展示:美国国旗
提问:认识这个图案吗?有啥含义
大屏幕展示“美国国旗”含义
1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同位合作、讨论、总结。回答问题,
2学生观察美国国旗,自由发言
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色五角星。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181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国旗上的红白宽条固定为13道,五角星数目应与合众国州数一致。每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就增加一颗星,一般在新州加入后的第二年7月4日执行。至今国旗上已增至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
问题有浅
入深,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
获得成功提高自信
心。
小结
位置范围
承转
美国国旗并不陌生,我们在许多体育项目的比赛中都能看到。
(展示图片) 从图片中我们看到一个问题,
运动员中有白人也有黑人。为什么?
(板书)移民国家与多元文化
了解
人种文化
1展示美国人口构成图和移民来源图 提出问题
有人说美国文化是“大熔炉”“万花筒”你认为呢?
指导学生读P89图8-6-2和8-6-3以及P90四幅图片, 引导学生读图.
提示学生 对比分析
(1)美国的人种构成:白种人为主;(2)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3)文化特色:多元性。
得出结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具有多元性。
补充材料 (1)所谓移民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并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2)只有当一个国家的主体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可以称之为移民国家。
读图,同位讨论、总结
通过阅读教材的插图和材料以及四幅图片. 理解美国的人种构成,及各地移民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形成了多元的富有特色的美国文化。
小结
移民国家
畅所欲言
点击展示图片
目前,美国文化渗透到了世界各地。许多人都喜欢 “肯德基”,喝可乐,吃汉堡、牛排。上电影院看大片。认为是最时尚的。你的感受呢?
老师小结
在这个时空日益缩小,交流越来越便捷的地球村里,我们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来自各个国家的文化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面对美国文化的渗透,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追随,应吸纳有益的元素.同时要保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
同位讨论 推代表发言
通过实例对学生进
行思想教育,正确
认识外来
的事物,要端正思想,选择性学习。
过渡承转
展示图片
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各色人种都有。各国移民移入
美国后,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
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了多元的富有特色的美国文化,
共同创造了美国的辉煌,缔造了这个世界超级大国。如
杨振宁,华人和华侨在美国的建设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先来了解美国的农业 (板书 现代化的农业)
探究农业
1指导学生看书,(展示美国地形图)
提出问题
(1)影响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点击展示图片: 提示学生:
把位置、地形、气候和土壤相结合,
得出:优越的纬度位置保证了适宜的热量条件,平坦的地形使得耕地面积广大,丰沛的降水、众多河湖,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强调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
(2)美国有哪些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美国农业有什么特点?
追问学生
(3)农业区域化生产的优点是什么? 各个农业带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4)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好处是什么?
让学生,比较一下学校周围的农田,在耕种、施肥、田间管理及收获上和美国的不同,
展示图片
读教材P91和插图,
(1)结合美国地形图、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通过读课文P91,学生由课文内容,总结出答案主要出口农产品
美国农业特点:区域生产专门化,现代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
(3)通过读图8-6-4,来了解各个农也带的发展条件。通过对比,明确:
地区生产专门化的优点:可以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生产,可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大规模生产,经济效益大,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节约劳动力等。
(4)阅读材料“美国的农场”和图片“少有人烟的田野”,进一步理解美国农,业现代化带来的高教益。
结合美国地形图、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美国城市人口分布,分析影响美国农业带分部的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小结
发达的农业: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____水平很高,实现农业
区域化生产
完成表格
小结
我们知道了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化,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板书设计
当堂达标
1.夏威夷群岛位于 ( )
A.美国本土 B.北极圈附近 C.赤道附近 D.北回归线附近
2.与美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有 ( )
A.俄罗斯、加拿大 8.墨西哥、加拿大 C.丹麦、加拿大 D.墨西哥、俄罗斯
3.美国移民大多数来自 ( )
A.拉丁美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
4.美国的海外州都濒临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有“硅谷”之称的电子工业中心位于 ( )
A.休斯敦附近 B.芝加哥附近 C.洛杉矶附近 D.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附近
6.目前,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 ( )
A.传统的支柱产业 B.农牧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服务性行业
7.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
(2)影响美国乳畜带分布的原因有哪些?
8.读图8.13,完成下列要求。
(1)A ___________洋,B _________ 洋。
(2)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工业城市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
⑦_________,⑧___________。
(3)以上各工业城市中,_______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____________附近的“硅谷”是美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_____________附近的“好莱坞”是美国的电影工业中心,_____________是联合国总部所在的城市。
课件34张PPT。 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六节 美国(第1课时)
麦当劳 肯德基
你知道这些著名的企业或产品是哪国的吗?
你知道这些著名的企业或产品是哪国的吗? 苹果公司凯迪拉克 一、领土组成(一)三个组成部分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夏 威 夷美国国旗美国国徽50颗小星代表了美国的50个州,而13条间纹则象征着美国最早建国时的13块殖民地。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真理,蓝色则象征正义 阿拉斯加州夏威夷群岛太 平 洋大 西 洋美国本土北冰洋美国的领土美国﹦本土 + 两个海外州〓48个州+哥伦比亚特区ABC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10/29/2018(二)地理位置 说一说,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
北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毗邻
本土位于西半球,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 西洋墨西哥湾10/29/2018 说一说,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阿拉斯加位于北美洲西北部,北、南二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和太平洋。
阿拉斯加位于西半球,大部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夏威夷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太平洋之中。合作完成下图,指出美国的海陆位置及范围。太平洋大西洋加拿大墨西哥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墨西哥湾美国本土活动10/29/2018(三)自然地理特征 在图中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说一说美国地形分布的特点。平
原地形特点:
地势特点:东西高,中部低,南北纵列分布平原为主10/29/2018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低山区 美国本土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两边高,中间低2、河流和湖泊密西西比河
圣劳伦斯河
科罗拉多河北美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连。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 美国首任总统 乔治·华盛顿美国现任总统 奥巴马 他们都是美国人,但是长相类似吗?是同一个种族的人吗?这说明什么问题? 不同种族的人移民到美国,长期共同居住,最后融汇成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通用语言是英语,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10/29/2018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白种人(为主)黑种人亚洲黄种人+ 土著人
(印第安人)=美利坚民族 移民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到爱尔兰人、西班牙人、波兰人等移民聚居的村镇,还可以看到“中国城(唐人街)”、“日本城”、“犹太区”、“意大利街”等城市社区。读美国本土移民来源示意图(如图1),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是个典型的 ( )
A.移民国家 B.富裕国家
C.农业国家 D.工业国家
2.美国现在的居民大多 是______移民的后裔(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
AC四、现代化的农业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条件:美国的光热条件°°°°°°美国本土绝大部分
位于( );
穿过阿拉斯加州的重要纬线是( );夏威夷州绝大部分跨五带中的( )
北温带北极圈热带概括起来,美国是地跨( )、( )和( )三带的国家。温热寒1.亚热带季风2.大陆性气候为主。3.热带沙漠气候4高原山地气候5地中海气候。6温带海洋性气候123456二气候读美国本土气候分布示意图,了解美国本土气候分布。10/29/2018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位次 1、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
2、商品化程度高;
3、玉米、小麦、大豆、棉花、乳肉等产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供76人消费,不仅满足本国需要,还可以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每10个农民可以养活的人口数) 美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交通网,实现了农业区域化生产,形成了多个专业化的农业带(区)。
美国小麦、大豆、玉米、棉花、乳肉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阅读美国的农场
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农场规模都很大。与其他国家的农民不同,美国的农场主像企业家一样经营自己的农场,不仅拥有丰富的农业专业知识,熟悉农业科技、市场运作模式,也非常关注市场信息,能够在最佳时机卖出农产品,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农业地区专业化五、合作探究美国农业带(区)。玉 米 带乳 畜 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带棉 花 带A.这里是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B.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畜牧业非常发达。C.这里属于温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温带草场面积大,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E.这里原为棉花带,由于热量高,曾经的黑人聚居区,劳动力充足,现已有所改变。10/29/2018(1)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生产地在热带;美国本土在北温带,缺乏大面积的热带地区;美国市场需求量大。
(2)议一议,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为什么非常高?
农业地区专业化和生产专业化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水、土、光、热等),有效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并可集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1.下列国家中,同时被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的是 ( )
A.俄罗斯 B.美国 C.中国 D.加拿大
2.美国种族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 ( )
A.黄种人 B.混血种人C.黑种人D.白种人
3.图2表示的是美国的( )
A.日本城 B.犹太区 C.唐人街 D.意大利街达标检测BDC农业带图4.图中①处的农业带是( )
A.乳畜带 B.棉花带
C.亚热带作物带 D.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5.图中体现的美国农业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 B.高度商品化
C,.区域化生产 D.高度工业化AC美国领土组成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移民国家人种较多多元文化农业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形成农业带畅谈收获
谢谢
?美国(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美国》是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它和第二节《巴西》共同构成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对西半球两类不同性质的国家的概况有所了解。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都围绕美国经济发展展开。本节第一课时分析了美国的人种构成以及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第二课时则主要认识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问题。
世界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基地—这部分内容,突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及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资源消耗大国—在学生了解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大国同时辩证地让学生看到美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美国(第一课时)
观 评 记 录
【记录整理】
周老师:唐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然后在现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教学思路有层次,脉络清晰,首先是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最后有反馈评价,进一步巩固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唐老师的这种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非常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将知识点落实到位。
苏老师:采用课件展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认定努力方向。然后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初步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巡视课堂,并作个别辅导。既让学生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又让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参与者。对在自主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共性疑问,教师能及时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给予适时引导保证了探究与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对于集体合作也解决不了的疑问知识教师还及时进行了课件点拨精讲,加强了知识间的对比和联系,突出了知识的迁移应用。
刘老师:唐老师善于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做法是:采用问题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层层的深入。如本节课中的探究——美国农业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唐老师就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读出结论。
刘老师:在这节课中,还有少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还不够强。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但是有少数学生不能够完成任务,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提醒与帮助,如果老师能够顾及全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的话,也许会更好。另外,如果在课堂结束之前系统的总结一下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效果肯定就会更好了。
美国(第1课时)
测评训练
1.下列国家中,同时被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的是 ( )
A.俄罗斯 B.美国 C.中国 D.加拿大
读美国本土移民来源示意图(如图1),完成2?3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是个典型的 ( )
A.移民国家 B.富裕国家 C.农业国家D.工业国家
3.美国现在的居民大多 是______移民的后裔
亚洲B.非洲C.欧洲D.拉丁美洲
4.美国种族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 ( )
A.黄种人 B.混血种人C.黑种人D.白种人
5.图2表示的是美国的( )
A.日本城 B.犹太区 C.唐人街 D.意大利街
(2013 ?湘潭)图3是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处的农业带是( )
A.乳畜带 B.棉花带
C.亚热带作物带 D.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7.图中体现的美国农业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 B.高度商品化
C,.区域化生产 D.高度工业化
读美国本土图(如图4),完成8 ----10题。
8.该国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域性很强,形成一系列农业带(区),上图中“ ”指的是 ( )
A.玉米带 B.小麦区
C.棉花带 D.乳畜带
9.美国的农业区域化和专门化程度很高。某农业带(区)“气候冷湿,不适于种植农作物.但适合牧草生长,且邻近城市密集区,适于发展乳畜业,生产的乳畜产品就近供应都市消费。”这个位于五大湖周围的农业带(区)是 ( )
A.小麦区 B.棉花带 C.乳畜带 D.玉米带
10. “专门化”是美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这种专门化生产的优势是( )
①利用自然条件并能适应市场需求②利于农场规模化经营③便于实 现机械化、专业化④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014 ?枣庄)图5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据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体现的美国农业特点是( )
A.自动化 B.机械化 C.专业化 D.商品化
12.图中阴影区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水稻 B.棉花 C.大豆 D.花生
13.美国是农业大国,其农业发展水平高。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如图6), 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根据各地不同的___________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实现了农业______化生产。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分别是:A 为______,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D 为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是个农产品生产大国,但需进口________(填温度带)农产品。
(4)美国的玉米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请你说出该地玉米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___。
(5)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水平很高,请你说出农业专业化生产有哪些好处。
参考答案
B
A[提示: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C[提示:美国现在的居 民大多是欧洲移民的后裔。]
D
C[提示:美国移民带来了各具特色 的地域文化。]
A 7.C
C[提示: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棉花带。]
9.C
10. D[提示:美国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1.C[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农业的特点。美国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 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星罗棋布的交通网,实现了农业区域化生产,形成了多个专业化的农业带(区)。]
12. B[提示:本题主要 考查美国农业带的分布。阴影区域热量充足,是美国著名的棉花种植区。]
13.(1)自然条件区域(2)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区棉花带(3)热带(4)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春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5)①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并适应市场变化,②便于实现机械化、专业 化,③实现农场的规模化经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示:第(1)题,美国 实现农业区域化生产,形成了多个专业化的农业带。第(2)题,美国本土位 于北温带,热带面积小。第(5)题,美国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农业,充分利用 各地区优势自然条件,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实现农业机械化及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
美国(第一课时)
课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
2. 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 认识美国消耗了全球的资源,过度排放污染物;
4.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认识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2. 通过分析材料认识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 通过分析统计图表认识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和废物排放大国;
4. 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理解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了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
2. 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的基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