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蜡烛》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蜡烛》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0 19:32:20

文档简介

2015年


班级
姓名
3、《蜡烛》
学习目标:
1
、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
、.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
能力。
3、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
、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自主学习
1
、读课文,自行扫除文字障碍。
2
、再读课文,抓住文章主要故事情节复述课文。
3、
查阅关于二战时的资料,了解文章写作背景。查阅南斯拉夫解放时的资
料。
4
、查阅有关作者简介。
二、
小组合作探究
老妇人的行为有哪些感动我们的地方?并用“我被
所感动,原因

”的句式说话。
2、结合全文,说说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
反复加以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三、
课堂展示

、课堂检测:
1、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
2、“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
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红军战士们“小声地谈论着”。请展开想像,写一段他们的对话,不少于
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