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背影》第二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
人物的方法
2、品味赏析文章朴实且饱含感情的语言。
3、体察文中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对父母的爱心。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文本——父亲的5句话
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5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请同学们细心体会。
①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祖母去世,父亲自己失业,家境衰败,父亲在这样的处境下,强抑悲苦,反过来劝慰儿子,更可见父亲的体贴.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③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老师提示:写作,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感情;选材,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教师寄语
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二、探究文本——作者的4次流泪
1.本文四次写流泪,请找出来细心体会.
(1)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2)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4)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
总结写四次流泪的原因,详见投影
2.检测你的情商如何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是为什么
“聪明”是反语,表现不理解父爱的自责之情。
父亲讲价钱,嘱托茶房,都是出于爱心,可是自己对父爱竟理解不到,自以为是,觉得比父亲还高明,实在是太傻了!
你在长辈面前,也有过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 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师:一般规律:
一个人小时候,觉得父亲的形象很高大;到了一定年龄段,血气方刚,即懂事又不懂事,会觉得父亲并不可敬,还以为自己比父亲强。真正成熟了,即使真比父亲强得多,也会觉得父亲可亲可敬。
三、思考讨论
请简要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
课文通过记述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况下对父亲倍加思念之情。
四、个性表达
也有人认为,父亲年纪大了,身体“肥胖”而又步履“蹒跚”,买橘子让儿子自己去不是更好吗?但他却非自己去不可,这不是一种溺爱吗?对此你怎样认为?
这种说法是不理解父亲的爱;
为了爱,自己甘愿吃苦,这正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爱得深切,爱得无私。
五、小结:文章结构及段意
六、合作探究
。说一说,议一议
这样真切感人、催人泪下的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对你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写作特点:
1、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朴实的语言中饱含着感情/客观写实的白描/细致入微的细节/事情的真实/观察仔细/情感真挚。
启示:
1、
写人记事,应该选取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2、文章遣词造句不在于辞藻是否华丽,只要饱含感情就好。
七、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感悟父爱
1、听歌曲《父亲》感受如山的父爱。
2、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亲肯定也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想一想,哪一个细节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
八、作业布置
借鉴《背影》的构思法,选取你生活的片断,以父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习作,写好后请你爸爸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