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8、《台阶》学案
学习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说出父亲的人物形象。
3.找出有关父亲描写的感人处,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一、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划出词语,并识记下列字词:
凹( ) 凼( ) 门槛( ) 涎( )水
揩( ) 嘎( )
筹( )划
黏( )
尴尬( )撬( )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2.再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明确线索
,
概括故事,把握三个要点:人物(谁)+时间地点+事件(做了什么事)
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4)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文眼”(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
会生活的。细节描写能很好展现人物形象,仔细揣摩小说的精华段落,理解
父亲的形象。
a、品读第5段“父亲的脚”
b、品读第13段“父亲的眼光”
c、品读第19段“父亲的汗珠”
d、品读第21段“父亲的笑容”
e、品读第28段“父亲的腰”
f、品读第30段“父亲的头颅”
通过品读感知:父亲是一个
2.这篇小说通过塑造父亲这个形象,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父亲“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为了造出像人家一样有高台
阶的新屋,也叫人羡慕,竞花了大半辈子去准备,才盖起有高台阶的新
屋。可是,新屋落成了,父亲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同学认为,父亲
这样做,值得吗?
三、交流展示
四、课堂检测
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凹凼(ào) 烦燥(zào) B.尴尬(ɡān ɡà)阴凉(yīn)
C.卵石(luǎn) 揩一把(kǎi) D.砌缝(qì) 舀米(yǎo)
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
3.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读来就好像在听作者娓娓为我们讲述一个发
生在自己身边的平常如邻家一般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辛勤劳作,在半个月的过年中还要编织草鞋。因
此父亲是一个淳朴、厚道、待人宽厚、能吃苦耐劳的人。
C、父亲一生劳作的目的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
虚荣的性格特点。
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
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
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4.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好比水道要
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A、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
B、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C、在生命中痛苦总是相伴的
D、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