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第1课时)(课件19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第1课时)(课件19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0-21 21:50:00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班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只要学会了,识图、用图,地理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就这节课来说,学生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概况,班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轻松掌握其位置、范围、地形、河流。
教法建议:
课下进行个别指导,搞清楚其原因,不断提高他的分析能力。
要求程度好的学生来帮扶。
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长江中下游平原》 效果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讲解、合作交流、随堂练习我发现班中绝大部分学生都做的较好。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反应较好。有了图片做基础,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有两个亮点:1.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采用自主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我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材料,引导学生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析问题,锻炼了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2.结合学习的长江有关问题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长江中下游平原教学设计(简案)
教学目标:
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方向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重点:
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教学难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读图分析、启发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用《忆江南》导入新课
二:出示教学目标,让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三:探究一:区位优势:
读教材P44——P45的图文,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特点
思考:本区的区位优势
四:探究二:鱼米之乡
过渡诗江淮为水乡
以武汉、南京、上海为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点
湿热气候孕育丰富的物产,展示本区的物产分布图,指出有哪些丰富的物产?
江湖众多为发展淡水渔业提供哪些有利条件?
讨论本区发展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阅读稻田养殖谈感受
五、畅谈收获;见课件
六、课堂小结
七、达标训练:见课件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课件19张PPT。1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学习目标: 1、认识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区位条件
2、分析长江中下平原发展经济的优势一、显著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自然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我国的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 )东至( )。 巫山上海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端点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哪些省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包括哪些小地形区?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有哪些河流湖泊? 长江中下游地形有什么特点?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位优势?(海陆位置,自然条件)思考:二、“鱼米之乡”以武汉、南京、上海为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充沛。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有哪些农作物?读图:2.不同农作物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水稻、棉花、油菜、茶、柑橘江汉平原的油菜花“湖广熟,天下足”合作探究:1、说说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条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饶,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景观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条件优势主要包括: 平原、 平原、 平原、 平原和 三角洲。东临 洋“黄金海岸”,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鱼米之乡”属于 季风气候
粮食作物 ,盛产 、油菜 、柑橘和蚕丝等。。小结:江汉鄱阳湖苏皖沿江洞庭湖长江太平长江水稻棉花茶亚热带达标测试:选择题:
1、下列平原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C洞庭湖平原D苏皖沿江平原
2、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原沿江分布,河湖众多B航运发达
C东临印度洋“黄金海岸”D拥有濒海、沿江区位优势
BC淮河汉湘赣洞庭湖鄱阳湖太巫江汉洞庭湖鄱阳湖苏皖沿江长江东南 《长江中下游平原》 教材分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南方地区多个地形区中的一个,也是最富有“水乡”韵味的地方。其实,这个水乡只是长江“大水乡”的一角。长江作为母亲河,浇灌着土地,孕育着生命,吹响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号角,流淌着强劲的中国梦。。。。。。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把长江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作为本节的主题。
地理课堂教学观课表
?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素
分值
得分
学习准备22分
目标设计 5分
关注学生,师生共商学习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
?3
目标明确、具体、多元,体现新课程理念,渗透思想教育和行为训练,具有可检测性。
2
?2
动机激发13分
运用多媒体、活动、游戏、设问、激励性评价等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5
?5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面达到100%,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8
?8
学法指导 4分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学法选择,有计划地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
2
?2
学法合理,运用恰当,效果良好
2
?2
学习过程68分
自主学习30分
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5
?5
学生采用读图、析图、用图等恰当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20
?19
学生学有所获,有行之有效的方式检测自学效果。
5
?5
合作互助30分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方式。
5
?5
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教师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倾听、指导学习活动。
15
?12
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有效解答,基本实现本节教学目标。
10
?10
集疑解难 8分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质疑,并能采用适当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解答(对于深难度的问题,教师要巧妙点拨)
8
?8
学习结果10分
达标检测10份
课堂练习、检测设计科学,体现层次性、针对性和开放性,检测质量达标,如果发现问题,采取了必要的补救措施。
10
?10
综合评价
精彩之处
?在课堂上,白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放手让学生学、让学生做、让学生说、让学生教。真正地做到了“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 。
总分
?96
教学建议
?能结合《地理课标》中,教给学生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评课记录
邓校长:
.在课堂上,白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析原因。真正地做到了“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 。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尝试去说。只是在易错的知识点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侯主任:
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白老师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为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白老师尽职尽责帮助学困生解答问题;其次两个自学环节都要求同桌互助.
选择题:
1、下列平原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是( )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C洞庭湖平原D苏皖沿江平原
2、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原沿江分布,河湖众多B航运发达
C东临印度洋“黄金海岸”D拥有濒海、沿江区位优势
《长江中下游平原》课标分析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位优势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节课通过读图、讨论,用图,充分利用了地理学课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来,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人地和谐相处的益处,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培养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目标解析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合作探究的方法?
(2)同时明白了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