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班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只要学会了,识图、用图,地理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就这节课来说,学生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通过合作探究,查找资料和看新闻。班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轻松的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了解当今世界发展形势,保护环境等问题。对于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时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多了解国情,多举例说明。
教法建议:
课下进行个别指导,搞清楚其原因,不断提高他的分析能力。
要求程度好的学生来帮扶。
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效果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讲解、合作交流、随堂练习我发现班中绝大部分学生都做的较好。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反应较好。有了图片做基础,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学生在分析时,不能够很好地掌握,挖掘其实质的意义,所以让学生通过发表个人的意见与见解,相互启发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感悟中接受某些新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有两个亮点:1.在教学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以及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时,我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材料,引导学生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析问题,锻炼了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2.本节知识图技能目标较为简单,但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实现却是一大亮点。学习中让学生思考怎样缩小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热情。
不足之处: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异的探究深度不够,分析不透,对有些方面的对比比较简单。如果从细节入手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对某些典型的方面,将两类国家的差异展开细致的分析探究更加完整。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及其分布地区。(重点)2.知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重点)4.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组织。【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启发引导,师生互动,讲练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富积累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平衡,有的国家高度发达,有的尚待发展,有的十分落后……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性。那么我们这节课来探讨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一:出示学习目标,让生学习目标。
过渡: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化的经济贸易组织大量涌现,经济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二.展示图片: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让生读师做解释
三.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让学生阅读教材96页找出答案。并回答。
四.过渡:全球化对各国、各地区的影响也不一样,强国往往对资源、技术、资本进行垄断,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界“的生产与消费。
出示合作探究:“跨国界”的生产与消费图,让学生分组讨论,派学生回答
[启发提问]世界各国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请大家阅读课本第97页的材料【“跨国界”的生产与消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小结讲述]同学们的观点都很正确,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正是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大市场,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了各国市场可能达到互惠互利。五。当前,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一个国家的力量显得非常薄弱,更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合作解决,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在国际贸易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经济组织[启发提问]为了更好的发挥国际经济合作优势,也为了解决重要国际问题,一系列国际组织应运而生,大家知道有哪些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吗?组织学生举例回答。[小结讲述]同学们列举的国际组织很多,但是其中有些不是经济合作组织,如奥林匹克委员会是国际体育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军事性的,联合国和阿拉伯国家联盟主要是政治性的(也有经济合作的成分)。展示国际组织的图片,让学生了解。
六.发展问题和南北关系
过渡:从全球范围看,仍有少数国家还被贫困所困扰,那么发展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我们就来就来学习发展问题和南北关系。
让学生阅读96页图文来回答教材和图片上的问题。
阅读教材98页从图片中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出示图片:做活学活用
用图片列举四个发展中大国,并展示中国的航天技术、印度的软件业。
出示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师做总结
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让学生阅读教材101页的事例,完成图片上的表格。
七.“只有一个地球”
过渡: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我们呼吁人类保护地球,下面我们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图片上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101的3题
八 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地区以及它们的差异。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要掌握的内容。
九.板书设计
十.达标冲刺
十一。课后反思:经济全球化部分是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先让学生自读课本,了解整体概念后,再把知识点提炼出来,利用一些习题加以巩固深化即可。
课件35张PPT。商务星球版初一地理 第九章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学习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
2.说出全球发展的问题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平衡。
3.能在图中找出主要的发达国家,说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4.例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即经济全球化是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达到最佳配置。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分别是哪些?美国某汽车公司生产汽车的价值构成合作探究:“跨国界”的生产与消费 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维持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现有成员156个,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中国于2001年11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重要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自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联合国会徽联合国旗重要的国际组织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重要的国际组织European Union — EU欧洲联盟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______。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如: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中国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地区非发达国家集中在 。发展中国家集中在 。亚拉美北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赤道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____半球,
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分布在__半球和北半球___部。北南南国际上通常以“____”,代指__________;
以“____”,代指___________;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差距的问题,被称为“______________”北南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南北 问题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是发展问题活学活用不仅“南北”有差异,发展中国家之间也解决发展水平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世界上有四个发展中的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年来发展较快。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合作探究分析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等发展
中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
差距,说说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印度的班加罗尔是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新兴科技型城市,其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业的发展已经蜚声国际,不仅成为班加罗尔的主要都市型工业,还为班加罗尔带来了“印度硅谷”的美誉。班加罗尔软件业的产业规模与质量不仅在印度首屈一指,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加拿大人的家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中国家的钢铁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电子产品汽车飞机煤炭布匹玩具导入美国卢旺达车的差别 发达国家农业高度机械化,商品率高。 发展中国家以手工种植为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人们大多住在城市,交通四通八达。 发展中国家人们大多住在乡村,交通比较落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教育设施完善,国民受教育程度高。 发展中国家教育投入少,很多儿童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先。第一产业比重大,工业以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农业生产以手工种植为主,交通四通八达交通比较落后大多居住在城市大多居住在乡村教育设施完善,国民受教育程度高教育投资少,很多儿童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只有一个地球工业革命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过度消耗、______________、生态破坏、_____________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并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上提出了_____________,的口号,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环境污染只有一个地球南北差距扩大 人类的过度索取导致了地球资源的枯竭,产生如“三废” (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生态恶化以及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四个发展中的大国国际组织随堂演练:1、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巴西 D:印度
2、下列地区中,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是( )
A:东南亚 B:中东
C:欧洲西部 D:撒哈拉以南非洲
3、下列哪两个国家之间发展差距的问题,被称为“南北问题’( )
A:美国、加拿大 B:中国、澳大利亚
C:印度、朝鲜 D:日本、英国
4、下列哪个地区是发达国家最多的区域( )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大洋洲 D.北美洲
5:南极洲除外,没有发达国家的洲( )
A:亚洲和非洲 B:亚洲和南美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和非洲
AC B BD6.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配置;B.有利于资源、技术、资金等在全球自由流动;C.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各国获得的利润均衡;D.有利于发达国家资金技术优势的发挥7.下列关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大力扶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
B.有效解决了世界人口问题C.弱化经济利润,强化了政治和谐
D.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8.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展中国家主要优势条件是( )A.廉价的劳动力、厂房和原料
B.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C.大量的资金和广阔的销售市场
D.便捷的运输条件和悠久的生产工艺CDA 再见 谢谢大家!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教材分析
基于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教材“经济全球化”“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只有一个地球”3个子目是根据“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重要意义”三条标准设定的;三是基于学生认识世界、理解国际合作、形成全球意识等能力发展的实际需要。
教材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作为导入情境,通过两大集团的分析比较,这恰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予以适当拓展与延伸。一方面说明加强国际合作,是对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说明实施国际合作需要以系列国际组织。
本节课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地理课堂教学观课表
?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素
分值
得分
学习准备22分
目标设计 5分
关注学生,师生共商学习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
?3
目标明确、具体、多元,体现新课程理念,渗透思想教育和行为训练,具有可检测性。
2
?2
动机激发13分
运用多媒体、活动、设问、激励性评价等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5
?5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面达到100%,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8
?8
学法指导 4分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学法选择,有计划地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
2
?2
学法合理,运用恰当,效果良好
2
?2
学习过程68分
自主学习30分
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5
?5
学生采用读图、析图、等恰当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20
?19
学生学有所获,有行之有效的方式检测自学效果。
5
?5
合作互助30分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方式。
5
?5
学生全员参与,。教师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倾听、指导学习活动。
15
?12
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有效解答,基本实现本节教学目标。
10
?10
集疑解难 8分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质疑,并能采用适当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解答(对于深难度的问题,教师要巧妙点拨)
8
?8
学习结果10分
达标检测10份
课堂练习、检测设计科学,体现层次性、针对性和开放性,检测质量达标,如果发现问题,采取了必要的补救措施。
10
?10
综合评价
精彩之处
?在课堂上,金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放手让学生学、让学生做、让学生说、让学生教。真正地做到了“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 。
总分
?96
教学建议
?能结合《地理课标》中,教给学生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评课记录
邓校长:
本节课金老师采用了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除语言欠精炼外、课堂结构清晰、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目标达成度高外.
.在课堂上,金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析原因。真正地做到了“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 。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尝试去说。只是在易错的知识点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侯主任:
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金老师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为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金老师尽职尽责帮助学困生解答问题;其次两个自学环节都要求同桌互助.
不足之处:金老师虽然关注了学困生的学习,但并没有给予他们适当的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过程进行表扬,激励学困生的自信心.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评测练习
1。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巴西 D:印度
2:下列地区中,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是( )
A:东南亚 B:中东 C:欧洲西部 D:撒哈拉以南非洲
3.下列哪两个国家之间发展差距的问题,被称为“南北问题’
A:美国、加拿大 B:中国、澳大利亚
C:印度、朝鲜 D:日本、英国
4:下列哪个地区是发达国家最多的区域( )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大洋洲 D.北美洲
5:南极洲除外,没有发达国家的洲( )
A:亚洲和非洲 B:亚洲和南美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6.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配置;B.有利于资源、技术、资金等在全球自由流动;C.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各国获得的利润均衡;D.有利于发达国家资金技术优势的发挥7.下列关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大力扶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
B.有效解决了世界人口问题 C.弱化经济利润,强化了政治和谐
D.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8.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展中国家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廉价的劳动力、厂房和原料
B.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C.大量的资金和广阔的销售市场
D.便捷的运输条件和悠久的生产工艺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课标分析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利与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地区和分布特点,以及它们的经济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节课通过读图、讨论,用图,充分利用了地理学课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来,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人地和谐相处的益处,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培养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目标解析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合作探究的方法?
(2)同时明白了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