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故宫博物院》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故宫博物院》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1 09:1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故宫博物院》第一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能力目标:
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点:
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投影:“故宫”全景图
同学们,知道这是中国哪个旅游景点吗?
对了,这是故宫,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居住的地方。它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听到这里,同学们是不是很想到故宫一游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宫,去深入了解故宫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作者)
投影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能力目标:
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师:唐 朝 诗 人 骆 宾 王 有 一 句 诗:“ 未 睹 皇 居 壮, 安 知 天 子 尊”。 面 对 明 清 皇 宫 紫 禁 城,你 也 许 只 能 用 两 个 字 来 表 达 你 的 感 受, 这 就 是 “ 壮” 与“ 尊”。
二、故宫知识竞赛
1.故宫座落在什么地方?
2.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3.故宫中最大的殿堂叫什么?
4.学子们在什么地方参加殿试?
5.你知道共有多少个皇帝居住过故宫吗?
6.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
三、简介故宫
投影:古时,人们天上的星宿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是指三个宫城的意思,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在中间,称为中垣,在北斗星的东北方向,于是古人便认为这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即天帝之宫。封建帝王在封建时代被认为是天帝之子,即天子,那么天子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皇宫自然应该是人间的“天上宫阙”。又因为皇宫是禁区,非一般人敢涉足,所以故宫又叫紫禁城。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明永乐十八(1420年)落成,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到了20世纪30年代,正当故宫博物院走向正常发展的时候,又因抗战爆发,为了保护国宝,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中开始了举世闻名的“文物万里大迁徙”。从1933年至1944年,故宫13000余箱书画、铜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图画善本历经11年,行程万余里,一迁上海、二迁南京、三迁西南大后方,每一迁都惊心动魄,每一迁都留下了难忘的故事。在日寇侵华期间,中国文物损失惨重,但故宫的文物却无甚损失,这是世界文物史上的一个奇迹。
投影:故宫博物院视频介绍
四、故宫图片欣赏
五、检查预习,字词检测
(1)辨明字音:磬(qìng ) 攒(cuán) 螯( áo )头
琉璃(liú lí)藻( zǎo)井 蟠(pán)龙
金銮(luán)殿 额枋(fāng )
(2)解释词语:
鳌头: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独占鳌头比喻取得第一名。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湛蓝:深蓝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远,差得远。
六、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谈你对故宫的整体印象。
2、说说故宫的特点。
3、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4、本文对什么建筑详写?对哪些建筑略写?
讨论明确:

故宫博物院的独特风格: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由南向北到的空间顺序
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4.梳理各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明确太和殿(5~8段)详写,其余略写
七、理清结构
学生思考,明确: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八、小结
先概括介绍故宫的总体布局以及它的外貌和建筑特点,然后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介绍.最后一段借登临景山俯览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总结概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对这个建筑群总体和局部的特点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九、布置作业
1. 收集故宫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