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1 09:2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本文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事物,其作用何在,以及所举事例能否用别的例子代替,这是学习的难点。
说明文的教学要体现文体特点,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通过学习,掌握说明文的特征,以便能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是本文教学致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大自然的各种景象,判断季节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师: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1.体会并学习本文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抽象、枯燥的事物变得形象、具体的写法;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要点,从而明确什么是物候学以及相关的知识;
3.激发学生对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物候观测。
重点:学习本文优美的词语、描写性的语句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难点:正确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二、检查预习
作者简介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2.生字词:由学生标出,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书写
三、整体感知
投影: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投影:四个因素影响的图片?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四、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研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明确:逻辑顺序
提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包含了什么物候知识?
示例1: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示例2: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露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生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生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生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生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生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大自然吧!请用准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一篇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