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生物入侵者》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生物入侵者》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1 09:3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生物入侵者》
2014年 月
设 计

审 核
八语组
备 注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会感到很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进入这一特殊的“战争”,做一番详细地考察。希望通过此文的学习,能够增强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检测自主学习情况
1.抽查默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重点字词。
2.了解学生读后收获。
三、合作探究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明确: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2.“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明确: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举例: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
3.造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②跨国宠物贸易
③宠物主人的疏忽和遗弃
4.人类对“生物入侵者”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A.主张“物竞天择”B.主张即时扼制
5.探究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逻辑顺序,这样费用和人们的认识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6.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作用。
明确:①列数字---使读者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如:“11中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通过数字的变化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之大。
②举例子---有力支撑观点,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如:文章举蒲公英等为例,说明生物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迁徙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太大的破坏。
③打比方---使说明对象更加形象可感。课题“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
四、师生解疑总结
五、课堂检测
A.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
1、藩篱:2、啸聚山林:3、五彩斑斓:4、束手无策:
5、物竞天择:6、无动于衷:
B.选词填空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1.专家的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们,通过自述途径迁移到新的____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2.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____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 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____的严重失衡。
六、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教后反思】
生物入侵者
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第1段)
摆出现象: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第2.3.4段)
探究原因:生物入侵者形成、增多的原因途径(第5段)
揭示态度:科学界对生物入侵者不同的态度(第6.7段)
采取措施:各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第8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