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因数与倍数
年级 五年级 单元 第二单元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单位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课题 因数与倍数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设计 使用教师修改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重、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生:自然数,小数,分数。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根据摆成的不同情况写出乘、除算式。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主备教师设计 使用教师修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生:师生关系。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质疑升华1.自主探究 :请你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根据摆成的不同情况写出乘、除算式。。2.小组讨论在这3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3.全班交流,4.点拨升华,形成共识说得真好,从上面3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你能举一个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因数与倍数18的因数有:2的倍数有:
教案使用及实际授课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