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短文两篇》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短文两篇》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21 10:3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


班级:
姓名:
27、《短文两篇》
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3、背诵默写本文。
知识链接
1、简介文题  
“谢中书”是作者的朋友“谢征”的官职名,“书”是指“书信”,在古代
是一种可以抒情议事的文体。 
2、简介作家作品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
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
对友人的安慰。《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給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信,写的是
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陶弘景(456----536)南北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
宰相”,本文被称为写景名作。
一、自主学习
1、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背诵、默写课文
二、课堂探究
1、本文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作者是怎样写景的?
3、哪些语句写静景,那些语句写动景?
4、最后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展示
四、课堂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1)
无色交辉(

(2)
晓雾将歇


(3)
夕日欲颓(

(4)沉鳞竞跃


2、找出文中写山高的句子(
),写水清的句子(

3、全文抓住(
)一个字来写。
4、对江南水画赞美的语句是(
)
5、翻译下列句子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晓雾将歇…
…沉鳞竞跃
五、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课文
第2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简介背景:
这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她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字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注着作者悲凉的情怀。
简介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一、自主学习
1、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熟读课文
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什么感受?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中的“闲人”一词?
三、课堂检测
1、解释加点的字
a.
解衣欲睡


b.念无与为乐者(

c.相与步于中庭(

d.积水空明(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背诵并默写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