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岳麓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早期国家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秋岳麓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早期国家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0 21:0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年秋七年级第二单元
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序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
A.黄帝 B.禹
C.舜
D.启
3.张亮同学在学习公元纪年法时,对历史年代尺非常感兴趣。他要计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距今(
)
A.4084 B.4085 C.4086 D.4087
4.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
A.炎黄战蚩尤

B.皇帝建宫室

C.舜让位于禹

D.启继承父位
5.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制定历法,使老百姓可以不误农时的传说英雄是(

A.黄帝 B.尧帝
C.舜帝
D.禹帝
6.《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夫差
7.“夏有乱政,而禹作刑”。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

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 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
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 D.禹刑极为残忍
8、左图是夏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如果将都城进行复原,你想象一下都城中会有哪些国家机构(

①刑法
②监狱
③历法
④军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9、如果你有兴趣写一部《中国暴君史》的话,你会按顺序依次把下列哪些暴君选上(

①纣王
②夏桀
③周厉王
④禹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①③
10.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其中的“诸侯”产生于(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11.下列图片与西周分封制有关的是(
)

A
B
C
D
12、夏朝之亡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期战争,国力衰落
B.残暴统治,失去民心
C.国家机构的建立
D.地理位置不佳
13.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
A.秦、楚、齐、燕
B.齐、楚、秦、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
1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A.司母戊鼎

B.鱼纹彩陶盆

C.甲骨文
D.冰裂纹瓷器
15.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

A.陶器
B.瓷器
C.青铜器
D.铁器
16.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长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参考右图,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
A.防洪排水
B.水运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17.“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右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B)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8.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以下文物中,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有(


①青铜面具
②青铜立人像
③青铜神树
④四羊方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将都城迁到殷(今安阳)的商朝君主是(

A.汤

B.盘庚
C.纣王
D.帝辛
20.商朝又叫殷商,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它的最后一个国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滥杀无辜,最终在一场大战中,由于军队阵前倒戈,他走投无路自焚而亡。这场大战是(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牧野之战
21、牧野之战,商朝战败的原因是(

A.商纣王军队数量少
B.商纣王荒淫奢侈
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
D.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
22.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
(见右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晋朝
23.《封神演义》再现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商纣王灭亡和武王兴起的那段历史。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牧野之战发生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841年
24、西周的都城在今(

A.河南登封 B.河南安阳
C.陕西西安
D.河南洛阳
25.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C.实行分封制 D.压迫奴隶和平民
26、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A.维系分封制的稳定
B.方便贵族享乐
C.树立奴隶主对奴隶的权威
D.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7、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770年
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841年
28、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D.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血缘关系的日益疏远
29、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
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诸侯内乱
30、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京,史称“东周”
D.西周时期最后一个国君是周幽王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2分)
3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
)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了(“
”)。
32.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到商王(
)迁都到(
)后,
统治才稳定下来。故后世又称商朝为
(“
”)。
33.与商同时期的其他高度发达的文明,如四川广汉西北的(

34.周王分封诸侯,各诸侯再分封(
),卿大夫再分封(
),通过逐级分封,建立起一个个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络。
35、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使用的礼器和乐器(
)不同,(
)也不同不能随意混通使用。
36、公元(
)年发生了(“
”),周厉王被驱逐出镐京。
三、判断题(每题1分
共8分。对的用A表示,错的用B表示。)
题序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答案








37、迄今所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铭文。(

38、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我们叫它“铭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它“甲骨文”。


39、《越绝书》记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这说明我国古代青铜器技术产生于夏朝。


40、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酒器。(

41、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2、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青铜制造业。


43、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桀,西周灭亡。(

44、分封制瓦解的表现是卿大夫不再听周天子的指挥,甚至与之分庭抗礼。


四、材料与问答
(共5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每题2分
共8分)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残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记运》
45.上述两段文字讲述了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2分)
46、材料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那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2分)
47、两者相比,你认为哪一种制度是进步的?为什吗?(2分)
48、两者相比,你认为哪一种制度是进步的?为什吗?(2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题
共10分)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孟子曰: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49、这两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出现于哪个时代?
50、制定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4分)
51、该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三)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遗址〗下列是殷墟遗址:
52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与哪一位国王迁都有直接关系?

文物中的历史〗

A
B
C
53图C在出土之初叫“龙骨”,秦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要相似的图案,这些图案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
54图B所展示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青铜器在这个朝代有何重大发展?
55图A所示文物是什么?它在青铜文明史上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
56上述图片都在同一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除了上述内容外,对这个朝代,你还知道哪些内容?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序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2分)
3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
世袭制
)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了(“家天下”)。
32.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到商王(
盘庚
)迁都到(

)后,
统治才稳定下来。故后世又称商朝为
(“殷商
”)。
33.与商同时期的其他高度发达的文明,如四川广汉西北的(
三星堆文化

34.周王分封诸侯,各诸侯再分封(

),卿大夫再分封(

),通过逐级分封,建立起一个个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络。
35、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使用的礼器和乐器(
规格
)不同,(
数量
)也不同不能随意混通使用。
36、公元(
)年发生了(“
国人暴动
”),周厉王被驱逐出镐京。
三、判断题(每题1分
共8分。对的用A表示,错的用B表示。)
题序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答案
B
A
A
B
A
A
B
B
四、材料与问答
(共50分)
45.上述两段文字讲述了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2分)
答:第一段反映了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天下为公”的状况;第二段反映了奴隶社会“天下为家”,阶级社会出现和王位世袭制的状况。
46、材料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那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2分)
答:“禅让”制
47、从材料第二段看,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2分)
答:由“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
48、两者相比,你认为哪一种制度是进步的?为什吗?(2分)
答:世袭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的必然结果。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题
共10分)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孟子曰: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49、这两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出现于哪个时代?
答:分封制,出现于西周。(2分)
50、制定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4分)
答:为了巩固西周对辽阔疆土和殷商遗民的统治。内容:王都由周天子直接管理,其他地区被封赐给宗室、功臣和先朝贵族,建立一大批诸侯国,由诸侯代理周王治理。诸侯奉周王为天下共主,必须服从周王号令,定期到镐京朝觐,纳贡,率兵随周王征伐。
51、该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答:周王通过分封制,建立起一个个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络。大大改变了夏商时期松散的状态,,使西周迅速发展成为疆域辽阔,对周边民族影响巨大的国家。
(三)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遗址〗下列是殷墟遗址:
52.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与哪一位国王迁都有直接关系?
答:商朝的都城,与盘庚有直接关系。

文物中的历史〗
53、图C在出土之初叫“龙骨”,秦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要相似的图案,这些图案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
答: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由于有了甲骨文,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朝开始。
54、图B所展示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青铜器在这个朝代有何重大发展?
答:商朝,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达到高度成熟的程度,各种技艺都十分精湛。
55、图A所示文物是什么?它在青铜文明史上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
答: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礼器。
56、上述图片都在同一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除了上述内容外,对这个朝代,你还知道哪些内容?
答:感想:为我们的先民伟大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好好学习,将先民的智慧继承和发扬光大。

内容:商汤灭夏、盘庚迁都、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国人暴动、西周分封等。

①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④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②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