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单元二: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第1课 夏商周的兴替观察禹的装束,其身份和地位有何变化?一、从禅让制到
王位世袭制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C2070-AD1912) 背景: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益干启(禹之子)位,启杀之,确立家天下格局。
国家性质:天下为公 → 家天下
权力传承: 传贤 → 传子
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评价: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西周
历时200余年
十二王周族势力的扩张周人势力范围扩张至
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周族先世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周文王時期周武王灭殷时周公东征后淮河黃河下游黃河中游渭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二、分封制老天子天子人地职诸侯中央对地方
控制能力上级下级卿大夫士奴隶诸侯人地职卿大夫人地职士人地职世袭强弱分封制下的等级关系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管辖国邑管辖食邑服务,食禄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周代分封制奴隶小结: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源于夏,发展于商,成熟完备于周。
①定义:封邦建国,在地方封地内国王不直接行使最高权力。
②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③对象:同姓王族(主体)、功臣、先代帝王后
④权利和义务:义务: 政治:听命;经济:纳贡;军事:随征权利: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极具独立性。 ⑤ 森严的等级秩序: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疆域里又对卿
大夫实行再分封(分级立宗制)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齐鲁燕晋卫宋周西周疆域及主要诸侯国众星捧月4、评价分封制: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 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c.受封诸侯卿士,不直接属于国王,易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
d.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三、宗法制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什么样的关系? 宗法制下的案例分析
一个诸侯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房妾,为他生了大儿子甲,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乙丙,且小儿子非常聪明。结果诸侯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一个女儿和三个儿子都想继承他的爵位和家业。
请问应该判给谁?谁最没可能?
血缘关系维系下的宗法制1.定义: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关系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制”在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宗法制下的案例分析
一个诸侯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房妾,为他生了大儿子甲,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乙丙,且小儿子丙非常聪明。结果诸侯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一个女儿和三个儿子都想继承他的爵位和家业。
请问应该判给谁?谁最没可能?
乙 女儿
老天子天子人地职诸侯中央对地方
控制能力上级下级卿大夫士奴隶诸侯人地职卿大夫人地职士人地职分封制下的等级关系世袭强弱老天子天子嫡长子诸侯血缘
关系兄弟关系卿大夫士奴隶诸侯嫡长子卿大夫嫡长子士嫡长子宗法制下的血缘关系关系父子浓厚淡薄余子余子余子(大宗)(大宗)(大宗)(小宗)(小宗)(小宗)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两者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血缘上的内在纽带;
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外在表现。
局限性:宗法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会逐渐疏远,封国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不利于中央集权。中国特有的祠堂中国特有的族谱知识整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商政治制度周朝政治制度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西周末期逐渐瓦解,秦朝时消亡延续至今,仍有所体现 谢谢!第1课夏商周的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