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单元过关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
每题2分)
1.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其主题是“怒折烟枪”,寓意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与这座城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抗击倭寇
B.签订《南京条约》
C.虎门销烟
D.收复台湾
2.“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条约规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实际上
A.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B.
践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C.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在谈到道光皇帝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龚书铎教授说: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厦门
5.
下图为南京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就设在寺内,展厅的第三部分介绍的是《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如果为该展厅设计一个题目,下面符合该展厅主题的是
A.甲午风云
B.辛丑耻辱
C.近代史开端
D.圆明园风光
6.某学生参加电视台举办的“一站到底”节目,她抢答的题目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她应该回
答(
)
A.1840—1842年
B.1856—1860年
C.1842—1856年
D.1858—1860年
7.
右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这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
)
A.维护鸦片贸易
B.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
D.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8.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则史料反映了
A.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了中国大量领土
B.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了帮凶角色
C.这场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这场战争是英法联合发动的
9.“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摘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文中的“革命”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虎门销烟
C.义和团运动
D.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10.
一处历史古迹上刻有“清太傅大学士恪靖侯左文襄公之墓”。两侧华表刻联语:“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假如你生活在和墓主人同时的新疆,你可能会做的事情是( )
①参与反对阿古柏的民间组织②给左宗棠的军队做向导③在大街上载歌载舞庆祝阿古柏势力被赶出喀什噶尔④亲身参加从俄国人手中收回伊犁的战斗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此条约一公布,世界舆论顿时哗然,英法美等国的各大权威报纸都载文评论说:“中国天才外交官创造了外交史上的一个奇迹,他迫使大俄帝国把已经吞进口里的土地又吐了出来。这是俄国立国以来不曾有过的事情。”这则材料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邓世昌英勇抵抗日本侵略
B.中国收复伊犁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2.“至省费节劳,为新疆画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该郡县,事有不容己者。”1884年根据左宗棠这一建议在新疆设立
A.新疆行省
B.福建行省
C.台湾行省D.青海行省
13.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材料说明
A.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谋发动的
B.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不宣而战
C.日本对战争持必胜态度
D.甲午战争是日本实现其称霸世界政策的重要步骤
14.“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从中呼杀贼。”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史实是
A.抗击洋枪队
B.黄海激战
C.火烧圆明园
D.收复新疆
15.1894年10月,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面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此评论是针对
A.旅顺大屠杀
B.割占台湾
C.威海卫战役
D.辽东半岛战役
16.1899年康有为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在诗中,康有为之所以发出“千古伤心是马关”的伤感是因为
A.《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B.
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C.人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D.
民主资本主义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17.史学家蒋廷黻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一项条款有关(
)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8.“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而去。”这则材料
A.记载了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B.作为英法火烧圆明园的佐证
C.记录了日本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暴行
D.成为阿古柏剥削新疆人民的印证
19.有学者写道:“为求侵华列强饶恕,不惜强迫中国四亿五千万人,每人出银一两,换取她回銮北京充当‘女皇’的地位。”此说法的依据可能是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为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这一现象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1.在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将发布“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此项规定与该条约哪一内容有关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C.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2卢沟桥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进行演习、无理挑衅引起的。该事件的发生与清政府签订的某一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有密切联系。该条约(
)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C.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3.
1903年,在北京茶馆有四位中国人在谈论,你认为他们谁说的不真实
A.我哥哥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做工
B.我在菜市口看到处决义和团成员
C.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D.我去山海关看到许多外国兵
24.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25.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2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文中的“西化”主要指(
)
A.学习西方的科技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D.传播马克思主义
27.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湖北走在前列。下列四幅图片中哪一幅体现了当时湖北近代化建设的成就(
)
28.
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主要宗旨是: ( )
A.培养外交、军事、科技等实用人才 B.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废除封建科举制度
D.强化儒家传统文化教育
29.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是:
(
)
A、洋务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30.为了应变时局,筹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以加强海防;创办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创办中国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这段话反映了(
)
A.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B.封建制度被彻底废除
C.洋务运动刺激了民主资本主义产生
D.洋务派学习西方从兴办民用工业开始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
31.某校举办了一次“牢记历史耻辱、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这些资料进行探究活动。
【现实中看历史】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ition
street、“白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些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水坑口街为什么原名叫“波些臣街”?这些名字带有什么特点?“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对联中找原因】
1905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写了一副对联:
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
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
(2)这幅对联说明了中国近代遭受民族危机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通过对联能够看到哪些屈辱、悲愤的历史场景?(4分)
【图片中寻气节】
(3)图片中的人物是怎样抗争的?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的优秀品质和精神?(6分)
【诗歌中示呐喊】
下面是清朝驻防台湾的黑旗军将领刘永福离开台湾时写的一首诗
流落天涯四月天
尊前相对泪涓涓
师亡黄海中原乱
约到马关故土捐
四百万人共仆变
六千里地属腥膻
今朝绝域环同哭
共吊沉沦甲午年
(4)什么因素促使作者写出悲怆而又充满希冀的诗作?(4分)
(5)请你为这次教育活动写几个关键词。(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材料二
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回答问题
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的活动。(4分)
据材料二分析梁启超推崇和惋惜李鸿章的原因,并分析梁启超这样说的意图是什么?(4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责备他”的理由。(6分)
(4)由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把中国锻造成近代化国家?(4分)
姓名:
班级:
考号:
姓名:
班级:
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