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1 14:2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中国近代史:
1840年————1949年
鸦片战争 新中国诞生
★历史线索:
1、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
反抗封建专制、追求人民民主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风雨欲来 —— 战争爆发的背景风雨欲来 —— 战争爆发的背景先进资本
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船坚炮利
---强大殖民扩张封建专制
落后腐败自然经济占
统治地位;
财政困难军备废驰
---落后闭关锁国总体特征:
英国:
中国:资本主义已然崛起封建制度日趋衰落风雨欲来 —— 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中国……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思考:
材料中提到的“机会”和“战争”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中国为什么要禁烟?谁领导了禁烟运动?有何影响?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是否如此? 风雨欲来 —— 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
——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 思考:
英国人想在中国获得什么?
正当贸易是否能实现目标?为什么?
由此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风雨欲来 —— 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舰驶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开始——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和谈(道光、琦善)。 第二阶段: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战争扩大,——攻占东南沿海——1842年8月,英军舰抵达南京,清政府屈服求和。1840年6月1842年8月血雨腥风——战争的经过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便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便利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风雨飘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南京条约》附件: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风雨飘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风雨飘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材料: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他们对鸦片战争的共识是什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巨变 独立自主
主权完整主权遭到破坏:领土、贸易、
关税、航运、司法等封建经济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资本主义性质生产方式兴起 闭关自守
封闭保守 被迫开放
开眼看世界 封建社会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反 封 建反侵略、反封建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从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优势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材料:鸦片战争开始时,英国的“远征军”的组成:配有大炮的十六艘兵船(帆船),四艘轮船,以及若干艘运输船,以及海陆军人数五千多人。战争后期,英国增加了兵力,共有兵船二十五艘,轮船十四艘,共载炮七百多门,除炮兵外,步兵一万余人。由于抽出部分兵力分驻香港、厦门、定海和镇海,向南京进军的兵力不过七千多人。在当时交通条件下,从英国本土航行到中国,至少要四个月。从印度到中国至少要一整月。用少数的兵力,侵入一个遥远的大国,这本来是一种海盗劫掠式的冒险行动。他们虽然可以在漫长的中国的海岸线上任意选择一点进攻,却不敢较久地占领,不敢分散兵力,不敢过于深入,实际上只能靠突袭取胜,然后进行讹诈。 材料:浙江巡抚刘韵珂:“盖其炮火器械,无不猛烈精巧,为中国所必不能及。又其漂泊于数万里之外,众皆以必死为期,万夫一心,有进无退,而财力充裕,无一处不勾结汉奸,无一汉奸不得其重贿,为之致死,此其所以逞凶肆逆,各省不能取胜之实情也”。
黄钧宰:“奉调之初,沿途劫夺,……抵粤以后,喧呶纷扰,兵将不相见,遇避难百姓,指为汉奸,攘取财物。校场中互相格斗,日有积尸。”
百度百科:“掌握战争领导权的封建统治者在整个战争中一贯地没有坚定的方针。从皇帝到将军、督、抚,和战方针不定,说战没有切合实际的作战方法,稍受挫折,立刻求和;和谈不成,又空喊作战。在这种情形下,当然更谈不到鼓起坚强的军心和民心。”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
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中国战败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根本原因:
固学案P129.T1—5. 1. 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3.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呢?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风雨连绵——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战火再燃,原因何在?天津北京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城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进逼天津, 签定《天津条约》第二阶段:
1859年—1860年广州定海 1860年,占领津、京,火烧圆明园,签定《北京条约》。风雨连绵 ——
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风雨连绵——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和影响
★结果:
★影响:布局趋势:
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
由沿海向内地延伸;
从南方扩展到北方。
特点:
集中于沿海和沿江地区。
固学案P129.T6—12.两次鸦片战争比较简表为打开中国市场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英国英法两国,美俄帮凶两年四年
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从沿海深入到内地开五口 割香港岛
增开十一口;英割九龙,俄割100多万平方公里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半殖半封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