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第二课 圣雄甘地后世的子孙将无法相信,世界上曾经活生生的出现过这样的人物。
——爱因斯坦圣:谓道德极高,仅次于神。雄:①宏大;威武;强有力。②借喻杰出的或强有力的人物。
——《辞海》探究一:为什么甘地被称为“圣雄”?材料一 甘地的头衔“Mahatma”(一般汉译为“圣雄”)来源于梵语的敬语,原意“GreatSouled”——伟大的灵魂,1915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赠予他的尊称,意为合圣人与英雄于一身。
材料二 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
从这两则材料中同学们能否得出甘地被称为“圣雄”的原因? 圣雄甘地政治实践:争取民族独立评价:印度之魂理论形成:非暴力理论缓和国内矛盾(概念、理论来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消除种姓制度消除宗教纷争课堂思考一:宗教的仁爱思想(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西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材料一 在南非的22年中,他把印度教毗湿奴派的仁爱、素食、
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
并受索罗、托尔斯泰、鲁斯金著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一整套
非暴力主义的理论。 ——人民版选修4材料二 热爱自己的邻居,对人类内心深处道德再生的热望,建立没有暴力、人人平等的社会。 ——托尔斯泰材料三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 。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 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 (1)根据材料一、二“非暴力理论” 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理论的内涵?
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
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甘地认为:真理是神,神是博爱的化身,人的爱必须符合神的博爱,不仅要爱自己、爱别人、爱人类、爱生物,而且要爱敌人。非暴力是一种积极的斗争,而非消极的逃避。英国殖民高压政策
《罗拉特法案》
阿姆利则惨案(文明不服从)
首次提出不合作唤起民众1929经济危机,英国加大压榨,颁布食盐专营法“食盐进军”
高潮阶段阶段性胜利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印度人民强烈反抗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要求1947年,“蒙巴顿法案”,印巴分治,印度独立课堂思考二:在非暴力思想的指导下,为了争取民族独
立,甘地领导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合教材分析
三次运动的原因、内容、结果?材料一、甘地认为印度人民贫困的根源首先在于农村织布机的
衰落,因为英国殖民者用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印度手工织布,
致使印度人民陷于失业、贫困之中。他觉得恢复传统的手工织
布劳动才是振兴广大农村的关键。为此他倡导了土布运动,他
带头坚持每天纺纱半小时,坚持身穿土布衣服,从此再也没有
改变。 ——人民版选修4材料二、“古老的传统工具、犁耙和纺车培育了我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带来了幸福。”“印度放弃土布,无疑铸成大错,印度因此无法履行民族义务。” ——甘地结合材料分析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
了一种什么精神?答:实行非暴力不抵抗,维护民族经济,
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精神。 甘地的人生结局晚年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材料三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们永远牢记着他 ——泰戈尔 材料一 “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持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拉达克里希南 材料四 甘地是“矫揉造作的阴谋家”,是“印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 材料二 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赋予世界新的希望;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
——伦敦《新闻纪事报》以上材料对甘地给予了截然相反的评价,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甘地的看法?(12分)课堂思考三思路:标准(生产力、国情、人民),方法(一分为二),思路(史论结合)。1、进步性
① 创立基于仁爱、真理和个人精神力量的非暴力理论,不仅是印度人民伟大的思想财富,而且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3分)
②发起组织多次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民族意识,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4分)2、局限性
① 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软弱性与妥协性;(3分)甘地把他的一生斗献给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无愧“圣雄”、“国父”、“印度之魂”的称号。(2分)评价甘地:1、下面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20世纪前后印度反英斗争的基本形式
B、极大地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C、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D、是印度走向民族独立的唯一途径
材料一: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公布了损害印度人民权利的高压政策《罗拉特法案》,规定总督有镇压之权,殖民当局可以随时戒严,不经起诉可逮捕、搜查和监督任何一个印度人、不加审讯就可判刑等,激起印度人民的强烈抗议,同年4月,英国殖民者制造了枪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主张的背景。 (2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高压(镇压)政策,激起印度反帝运动的
进一步高涨 。材料二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
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
和其他罪恶的屈服。 “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
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
力主义。”(2)材料二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根源又是什么? (4分)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材料三 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
《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
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
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
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
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3)据材料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
范围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 (4分) 争取自治。立法、行政、司法、教育、手工业、税务等。(4)结合教材回答: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结果如何?(2分)1922年由于暴力事件的出现而停止运动,
但是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 第五十五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锋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最出锋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1)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4分) 他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致力于消除种姓制度和教派纷争。 (2)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和看法。 (8分) 否。
“非暴力”抵抗运动虽然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范围;(局限)
其在一定程度上的软弱性是由印度经济落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所决定的。(局限的根源)
但它仍具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正义性质,对英国殖民统治有巨大的打击作用;(作用)
它是一种特殊的斗争形式,但不是逃避斗争;(内容)思维拓展: 谢谢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