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2 第4章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课件 (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2 第4章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课件 (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10-21 10: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根据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画一张流程图。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时间: 1957年
科学家: 克里克图解:资料分析1965年科学家发现RNA复制酶
2.1970年科学家发现逆转录酶
3.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增殖”引起。
RNA RNARNA DNA中心法则的发展转录DNARNA翻译蛋白质逆转录
实例一: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如何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角度解释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形成?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淀粉分支酶基因正常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蔗糖合成为淀粉,淀粉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得圆鼓鼓(性状:圆粒) 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淀粉分支酶基因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蔗糖不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性状:皱粒) 白化病是一种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
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表现出怕光等行为。 实例二:白化病人的白化病酪氨酸酶合成基因正常酪氨酸酶正常合成酪氨酸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表现正常酪氨酸酶合成基因异常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黑色素缺乏黑色素而表现为白化病结论一: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实例三:囊性纤维病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变化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红细胞呈镰刀状红细胞容易破裂,
患溶血性贫血实例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结论二: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总结:三、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表现型 =基因型 + 外界环境四、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举例:
人的身高、血压、智力、长相、肤色、记忆力、性格、自尊、对社会的态度等。存在于细胞质结构中的遗传物质,叫做细胞质基因。 四、细胞质遗传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否,DNA分子裸露与蛋白质结合成为染色体少多母系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半自主复制
转录、翻译复制
转录、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