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近一年半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前面的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区域地理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台湾省就简单多了。但由于本节内容重难点较多,要求理解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地图、图片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将知识内容板块化,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让学生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效果分析
以网络流行语“让我们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通过视频欣赏台湾美景明确旅行目的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知识内容板块化,分别以“享空中之旅、赏自然风光、探特色经济、寻中华文化”五个主题之旅行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将学习形式多样化,以自主学习、上台展示、合作交流等方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语言描述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将学习材料灵活化,借助庞大的互联网,学生可以提前上网查询有关台湾省的相关知识及链接热点,且将重点内容图像化,以电子书包形式让学生可以温顾知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习印象。
课后反思
一、本课的亮点
1、明线相连,暗线相接。本节课以台湾主题旅行为明线,设计了“享空中之旅、赏自然风光、探特色经济、寻中华文化”五个主题之旅,学生学习兴趣深厚;以知识点的链接和联系为暗线,符合知识的一贯性,内容的衔接顺其自然,且将学习内容板块化,知识点更加明确和清晰。
学习形式多样化。以自主学习、上台展示、合作交流等方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语言描述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将学习材料灵活化。借助庞大的互联网,学生可以提前上网查询有关台湾省的相关知识及链接热点,且将重点内容图像化,以电子书包形式让学生可以温顾知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习印象。
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习过程中地图的使用。地图是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它的使用包括读图、析图、填图。从地图中读出并找出资料,加以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将地理事物回归到图中去,这符合“从图中来,再到图中去”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地图的实际运用能力,尽量的创设属于学生的“地图”时代。
2、评价形式要多样化。新课程中提出的评价要多样化,不单单有结论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从长远来看,这更有益于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给予正确、肯定及鼓励性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台湾省》教学设计
执教者 赵 静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认识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台湾的地形、气候及丰富的物产和旅游资源。
3.了解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的变化趋势。
4.通过阅读史实资料明确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教学重点】
1.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地形特征。
2.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3.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教学难点】
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师:2016,就在今天,让我们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目的地是哪儿呢?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目的地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完成主题旅游之台湾省【板书课题】
过渡:我们的旅行主题为享空中之旅、赏自然风光、探特色经济、寻中华文化五个主题,让我们首先进入第一主题——享空中之旅。
欣赏视频,学生注意力瞬间集中,在美的享受中顺其自然进入学习课题。
明确五个旅行主题,做到学习内容心中有数。
利用课题相关知识图片制作成视频,唤醒学生的听觉、视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
享空中之旅
(位置、范围)
从济南机场登机启航飞往台湾,在飞机上老师想问飞机现在往哪个方向飞呢?那台湾具体的位置在哪,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仔细阅读教材第 58页“台湾省位置”图,完成以下各题。
巡视完成情况。
抽取学生展示。
强调: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屿;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以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过渡:还好我们准备的都是单薄的衣物,正好派上用场。飞机降落在台湾桃园机场,开始我们的第二主题赏自然风光。
提出疑问引发思考,回顾所学。
参考教材58页图文内容,在“台湾省位置图”中找到并且描述其范围及位置。
学生依次上台展示台湾省的范围、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对于重点内容,师生共同总结。
以疑问带出知识点,且能回顾以前所学内容,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让学生上台,描述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赏自然风光
(地形、河流)
在途中我们见到了闻名遐迩的日月潭和台湾最美的山——阿里山,那么台湾岛都有哪些山脉,又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呢?
欣赏日月潭、阿里山的美景,引发思考。
赏自然风光
(地形、河流)
1.河流和湖泊
出示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中的“自主学习——我能行!”
2.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出问题:台湾岛上河流的这些特点跟地形和气候有何关系?
明确:河流流程和流速跟台湾岛的轮廓和地形有关;流向跟地势有关;水量跟气候有关。
出示台湾美食:“脆香蕉”和“乌贼烧”,这些食材都来自台湾本土,台湾还有哪些物产呢?
3.富饶宝岛
介绍另一美称“亚洲天然植物园”由来。
过渡:让我们继续南下,开始我们的第三主题——探特色经济。
独立自主完成学案中相关题目。
学生展示
小组合作达成共识。
展示并说明理由。
读图找出“森林之海、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海上米仓”对应的物产。
带着问题去读教材,符合任务驱动教学法。
利用小组合作,解决这节课这一重难点,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通过读图找出相关物产,从而让学生感受台湾物产的富饶。
探特色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
1.明确台湾的经济特点。
2.什么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明确:简单理解,以出口为主的经济就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我国的台湾就是这种经济的典型代表。
3.台湾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
强调:高新技术产业园——新竹;重要的工业城市:台北、高雄、基隆,且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4.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向最后一个主题出发——“寻中华文化”。
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说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定义。
小组合作探讨,组内交流想法,达成共识,完成学案,推选展示。
了解台湾经济的变化趋势。
把知识的主动权再次交给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体意识,且提高学生读图、分析、整理材料的能力。
爱中华文化
(一脉相承)
1.把台湾档案补充完整。
师作小结。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出示证据。
简单了解台湾的人口、民族、文化和习俗。
读史实材料,明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印象。
通过阅读史实材料,学生明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说旅行收获
指导学生进行总结。
畅所欲言话丰收
培养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归纳知识要点,
巩固提升
出示题目
抢答
夯实基础,回顾重点。
评价学生
这节课因为大家的思维碰撞,让这节地理课更富有意义,期待下次地理课堂上你精彩的表现。
满怀期待下一堂地理课。
有此评价,会让学生下一次更有所期待!
教材分析
台湾省自古以来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更是区域地理学习的一个典型代表,是学习南方地区的一个必选内容。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一水相连的美丽宝岛”,主要介绍了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地形气候与河流等自然概况及台湾省丰富的物产;第二部分“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介绍了经济发展的历程及产业的改变;第三部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主要印证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这一铁的事实,培养学生的学国主义情怀。
本节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对应内容标准中“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这一要求。
观评记录
薛善磊:整节课的设计是最大的亮点,高端、大气、上档次,知识点过渡自然,衔接有序,导课及结束语都非常好,能将重难点巧妙处理实属难得,要是在知识点上再注重一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会更好。
曹红燕:设计新颖,知识点全面,有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学生活动形式和展现形式上如果能多样化处理,我想效果会更棒!
评测练习
多媒体出示:
一、选择题——抢答
1.我国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海峡”是指( )
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台湾海峡 D.渤海海峡
2.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
A.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
C.受地形影响,河流源远流长 D.东部高西部低,平原集中在西部沿海
3.关于台湾岛上的河流,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
A.流程长,航运价值高 B.河流湍急,水能丰富
C.河流水量小,流程短 D.上游利航运,下游富水能
4.几十年来,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 经济( )
A.以种植业为主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C.以重工业为主 D.出口导向型
5.国家旅游局在第三届海峡两岸论坛大会上宣布,大陆居民个人赴台旅游正式启动。关于台湾的资料,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
A.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B.日月潭、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
C.台湾省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D.台湾属亚热带、热带气候
综合题——同桌可交流、思考
读台湾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海峡,C为_____岛,D为______省,F为______洋
(2)台湾岛上地形东部地区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以______为主.
(3)在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来自宝岛台湾的农产品大受欢迎,这些农产品最可能是______.
A、大米 菠萝 B、苹果 梨 C、棉花 甜菜 D、哈密瓜 大豆
(4)一直以来,台湾都是地震频发区,请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多地震的原因。
课标分析
《台湾省》是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中的第四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标加以分析:
一.课程标准链接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学习目标确定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牲的方法。
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能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侵害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