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必修二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资本家本能追求 生产过热 贫富分化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怎么办?如何平衡?21、胡佛的“平衡”方法是?结果如何?
2、后来美国人民选择了谁?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有效吗?3了解历史阅读课文,自主梳理基础知识:
1、罗斯福是从哪些方面推行新政的?
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有何作用?
政府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恢复银行信用,促进金融体系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前提保证 防止盲目竞争,调整企业、劳资关系,扩大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
摆脱农业危机刺激消费和生产,缓解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罗 斯 福 新 政开端核心生产柱状图(美)Manufacturing Production(1929--1945)失业率(美)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生 产 消 费
工农商产业 个人消费+国家投资+对外出口
问题:①生产扩大: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
②消费萎缩:消费(国际国内市场)乏力
思路:
适当抑制生产
扩大消费刺激出口
重建社会分配
谁来办? 国家! 换个角度看历史: 平衡9罗斯福新政主要措施10 例题:《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A11 例题: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危机前下降了55.6%,破产的企业不计其数。大约有1300万工人失业,约占全国劳动人口的1/4;工人实际工资比危机前下降了1/4左右。1930年发生了125万失业工人联合举行的抗议示威运动。 1、概括材料中经济危机的表现。
2、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
3、政府主要依靠何种方式保障这些措施的推行?12 例题: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获通过,该法案规定管理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到1937年,19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这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B.美国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C.发展电力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D.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立法权A13探究历史 探究思考1: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1、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2、罗斯福是否真叛变了他的阶级,走向社会主义?为什么??15 探究思考2: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思考:
1、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指?
“试验性疗法”是指?
2、有人认为罗斯福为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创造出来新体制,你如何理解这里的“资本主义新体制”?
3、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由此可见新政的实质是?16 例题: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帽子却被水冲走了。老绅士苏醒后,感谢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嫌疑,
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矛盾
C.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D17感悟历史危 机:
危险----机会
成 功:
时代----个人罗斯福的成功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