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晏如、萧然、会意、汲汲、戚戚”的词义,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熟读、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3.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
4. 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2.引导学生探究《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他人作传,还是以史传的形式写自传。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记》,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三、题目解说:
《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一、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写的散文《桃花源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两篇文章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思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二、初读,整体感知:
1、重点拼音:
辄(zhé)
吝情(lìn)
短褐(hè)
箪(dān)瓢屡(lǚ)空
晏(yàn)
黔(qián)
汲汲(jí)
俦(chóu)
衔觞(shāng)
欤(yú)
多音字:传(zhuàn)
好(hào)
2、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身心放松,无拘无束;第二,读出自我,读出困惑。
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3、注意节奏。课文节奏划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第二课时
问题研究:
1.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2)“好读书”、“不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甚解”,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第二大爱好——性嗜酒。五柳先生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4)第三大志趣——著文章。五柳先生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出众,著文章本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钦佩万分。
(2)至(4)条概括起来就是他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2、描写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
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答案: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4、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
参考意见: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而不自署其名,可能与他的隐退思想有关。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即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但不知道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用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起了一个字号。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而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以五柳为号也显示出他的志趣。
5.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不求对书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己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荣利思想的反映。
6.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第三课时
一、自主练习
⒈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性嗜酒而家贫(
)
②造饮辄尽(
)
③曾不吝情去留(
)
④短褐穿结(
)
⑤箪瓢屡空,晏如也(
)(
)(
)(
)
⑥颇示己志(
)
⑦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⑧衔觞赋诗(
)
⑨无怀氏之民欤(
)
⒉解释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
③不汲汲于富贵
汲汲:
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
⑤衔觞赋诗
衔觞:
⑥亦不详其姓字。
详
:
⑦亲旧知其如此。
旧:
⑧
或置酒而招之。或:________
置:___________
⑨颇示己志。
颇:______________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⒋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⒌填空。
①陶潜,
时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家和
。字
,号
,世称靖节先生,有《
》传世。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7.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
②生活:
③志趣:
二、阅读延伸
(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
)
②衔觞赋诗(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0.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的精神。
11.“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12.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