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1 14: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周恩来外交智慧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阅读P76-77,思考:
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意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废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就是宣布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新中国外交环境:
①建国第一年,同 等 个国家建交;
②美国则采取 态度,实行外交 政策,并对中国沿海实行______。 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苏联17敌视孤立封锁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形势与中国建交国家与美国共同封锁中国的国家中国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周恩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况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阅读P78页,思考:
1955 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 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问题探究
万隆会议遇到了哪些困难?
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何历史意义?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和平、独立、发展经济攻击中国“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求同”:反对殖民主义,“存异”: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建设道路不同维护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缅甸总理吴努 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
——菲律宾外长罗慕洛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探究历史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1954)合作探究: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旧中国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弱国无外交,落后必然挨打;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成就:本课小结:1、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3、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4、出席万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