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 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画面内容直接反映的信息是( )
A.教会对人们实行精神控制
B.资本主义在西欧萌芽并发展
C.神学在西欧得到广泛宣传
D.刻画人物为主,体现人的个性
2.法国国旗上的蓝、白、红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当时资产阶级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此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北美独立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独立战争是英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
B.独立战争具有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双重性质
C.独立战争的目的是要消灭奴隶制度
D.独立战争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外部障碍,也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4.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
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5.美国南北战争中《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从本质上最有利于( )
A.黑人奴隶
B.种植园奴隶主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
6.如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设计的历史人物是( )
A.华盛顿
B.罗伯斯庇尔
C.克伦威尔
D.拿破仑
7.各国历史的专题复习是历史复习基本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俄国(苏联)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B.1941年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二战后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D.赫鲁晓夫执政开始了美苏30多年的争霸
8.纵观日本近现代史,其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工业立国、科技立国、文化立国”的演变,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是在( )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9.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稳定资本主义
B.遏制共产主义
C.称霸世界
D.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10.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同的是( )
A.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B.建立了区域合作
C.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D.美国的经济援助
11.“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转向大西洋和西北欧﹣﹣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文中的“新大国”是指(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12.以下关于爵士乐的介绍,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爵士乐起源于非洲音乐,在非洲产生后传入美国
B.爵士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还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
C.演奏者的即兴发挥是爵士乐演奏的特点
D.爵士乐兴起后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特色
二、非选择题
13.下面是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部分成果的图片.读图,回答问题.
(1)代表第一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图 、图 ;代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图 、图 ;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图 、图 .
(2)任选一幅图片,假如你是该成果问世时的一名新闻记者,请你为该成果的产生写一则电视新闻词或“一句话新闻”.
(3)请你找出图片中同一时期存在内在联系的成果,并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及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4)人们在享受高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联系当前的时政热点,举出两个负面影响的实例.
14.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一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
(2)图二所示克伦威尔在战场上率领的部队是 军队。这场战争结束后,该国经过反复斗争,于1689年通过了《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图三所示人物是 。在他领导下,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发表了《 》,宣告他的国家的诞生。
图四所示事件发生于 年,它掀起该国大革命序幕。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颁布了《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假如你经历了与图2、3、4所示有关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你可以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中的一员,用你最喜欢的文体(如说明文、记叙文、杂文、诗歌、历史短剧等)表达对这次革命的认识。
15.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格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格局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昕同学设计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结构示意图。胡老师发现有三处错误,请你在图上标出并在旁边空白处改正。
(2)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结合现实,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你认为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达 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画面内容直接反映的信息是( )
A.教会对人们实行精神控制
B.资本主义在西欧萌芽并发展
C.神学在西欧得到广泛宣传
D.刻画人物为主,体现人的个性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艺复兴的史实.
【解答】达 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画面内容直接反映的信息是刻画人物为主,体现人的个性,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故选D.
2.法国国旗上的蓝、白、红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当时资产阶级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此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考点】《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人权宣言》.应重点掌握《人权宣言》的内容.
【解答】A.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提出: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D.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黑奴制,这是美国内战中颁布的文献.
故选B.
3.北美独立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独立战争是英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
B.独立战争具有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双重性质
C.独立战争的目的是要消灭奴隶制度
D.独立战争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外部障碍,也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
【解答】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故选D.
4.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
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考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考查了19世纪6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解答】题干中说明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设问考查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历史上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主要有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和《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及拿破仑战争都发生在17﹣18世纪.
故选C.
5.美国南北战争中《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从本质上最有利于( )
A.黑人奴隶
B.种植园奴隶主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
【考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解答】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废除奴隶制.美国奴隶制的废除,解除了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生产关系,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宣言的颁布最直接的受益者是黑人奴隶,但在本质上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故选D.
6.如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设计的历史人物是( )
A.华盛顿
B.罗伯斯庇尔
C.克伦威尔
D.拿破仑
【考点】《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拿破仑的主要事迹.
【解答】依据题干的示意图中的关键信息“1799年,政变夺权、1804年建立帝国、颁布法典、对外战争”判断是拿破仑.链接课本知识:1799年,在内外交困中,大资产阶级支持拿破仑 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执掌了国家大权;1804年,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度,加冕称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国),实行军事独裁.对外与欧洲反法同盟开战,击败了几乎所有的欧洲大国,解除了对法国的外来威胁.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惨遭失败,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占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故选D.
7.各国历史的专题复习是历史复习基本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俄国(苏联)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B.1941年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二战后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D.赫鲁晓夫执政开始了美苏30多年的争霸
【考点】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苏联)历史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奴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而不是莫斯科战役.二战后,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而不是北约和华约的成立.20世纪50年代以后,赫鲁晓夫执政开始了美苏30多年的争霸.
故选D.
8.纵观日本近现代史,其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工业立国、科技立国、文化立国”的演变,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是在( )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考点】战后美国
西欧
日本经济发展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解答】通过二战,日本知道自己的科技远远不如欧美国家,于是开始学习他们的科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政府为了继续巩固其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依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始重新调整其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口号.
故选C.
9.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稳定资本主义
B.遏制共产主义
C.称霸世界
D.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考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冷战”政策.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集团被摧毁,英法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越发壮大,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唯一阻碍.与此同时,战后苏联积极推广其安全政策,与美国的全球称霸产生极大的矛盾,冷战不可避免.
故选C.
10.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同的是( )
A.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B.建立了区域合作
C.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D.美国的经济援助
【考点】战后美国
西欧
日本经济发展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知识点,应把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共同原因是:美国的经济援助;都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政府都制定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故选B.
11.“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转向大西洋和西北欧﹣﹣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文中的“新大国”是指(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考点】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不落帝国建立的知识点.
【解答】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故选D.
12.以下关于爵士乐的介绍,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爵士乐起源于非洲音乐,在非洲产生后传入美国
B.爵士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还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
C.演奏者的即兴发挥是爵士乐演奏的特点
D.爵士乐兴起后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特色
【考点】现代音乐和电影.
【分析】本题考查爵士乐.
【解答】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美国,诞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爵士乐讲究即兴,以具有摇摆特点的Shuffle节奏为基础,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A爵士乐在非洲产生后传入美国说法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3.下面是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部分成果的图片.读图,回答问题.
(1)代表第一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图 一 、图 五 ;代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图 二 、图 六 ;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图 三 、图 四 .
(2)任选一幅图片,假如你是该成果问世时的一名新闻记者,请你为该成果的产生写一则电视新闻词或“一句话新闻”.
(3)请你找出图片中同一时期存在内在联系的成果,并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及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4)人们在享受高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联系当前的时政热点,举出两个负面影响的实例.
【考点】材料解析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三次科技革命;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技术成就;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发明.
(2)本题考查了对科技革命发明的概括能力.
(3)本题考查了同一时期发明之间的内在联系.
(4)本题考查了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
【解答】(1)据所学知,图一为火车,图二为汽车,图三为计算机,图四为人造卫星,图五为蒸汽机,图六为飞机.故代表第一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图一和图五.代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图二和图六.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图三和图四.
(2)本题任选一幅图片即可,注意要符合新闻词或一句话新闻的文体要素,内容包括成果的名称,问世时间、或国别、人物中任意两项即可.如图二,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发明了汽车,这是交通运输领域划时代的成果.
(3)据所学知,在材料所示六幅图片中,属于同一时期且存在内在联系的成果,有图一和图五、图三和图四.图一所示的火车机车应用了图五所示蒸汽机作为动力,火车的发明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贸易往来.图四所示的卫星的研发与运行应用了图三中的计算机技术,现在卫星技术应用在了环境监测、信息传输、天气预报等方面,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核泄漏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生物克隆技术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冲击;上网引发网瘾给人造成的危害;工业化带来的环保问题等.
故答案为:
(1)一、五;二、六;三、四.
(2)如图二,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发明了汽车,这是交通运输领域划时代的成果.
(3)图一和图五,图一所示的火车机车应用了图五所示蒸汽机作为动力,火车的发明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贸易往来;图三和图四,图四所示的卫星的研发与运行应用了图三中的计算机技术,现在卫星技术应用在了环境监测、信息传输、天气预报等方面,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答出任意一组均可)
(4)核泄漏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生物克隆技术对人类伦理道德的冲击;上网引发网瘾给人造成的危害;工业化带来的环保问题等.(任意举出两例,言之成理即可分)
14.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一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
(2)图二所示克伦威尔在战场上率领的部队是 议会 军队。这场战争结束后,该国经过反复斗争,于1689年通过了《 权利法案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图三所示人物是 华盛顿 。在他领导下,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发表了《 独立宣言 》,宣告他的国家的诞生。
图四所示事件发生于 1789 年,它掀起该国大革命序幕。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颁布了《 人权宣言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假如你经历了与图2、3、4所示有关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你可以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中的一员,用你最喜欢的文体(如说明文、记叙文、杂文、诗歌、历史短剧等)表达对这次革命的认识。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从图中获取的历史信息.
(2)本题主要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3)本题主要考查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解答】(1)从图一中你获取的信息有:达 伽马是最早开辟从西方到印度航线的航海家;最早证明地圆学说的航行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据图二“克伦威尔在战场上”可知,克伦威尔在战场上率领的部队是议会军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该国经过反复斗争,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据图三可知,图中的人物是华盛顿.在华盛顿领导下,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4日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据图四“攻占巴士底狱”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资产阶级在法国大革命中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围绕推翻封建或殖民统治、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世界影响三方面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①达 伽马是最早开辟从西方到印度航线的航海家;②最早证明地圆学说的航行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议会;权利法案;华盛顿;独立宣言;1789;人权宣言.
(3)认识:围绕推翻封建或殖民统治、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世界影响三方面分三等级评分:①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认识准确,观点表达清晰,想象合理.②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认识基本准确,观点表达较为清晰流畅,想象基本合理.③不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认识不准确,观点表达不清晰.
15.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格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格局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昕同学设计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结构示意图。胡老师发现有三处错误,请你在图上标出并在旁边空白处改正。
(2)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结合现实,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你认为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考点】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2)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
【解答】(1)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矛盾凸显,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开始出现了“一超多强”并出现的多极化趋势.“一超”指美国,“多强”指中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但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还存在,比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故应将“单极格局”改为“两极格局”;应将“欧盟、日本、中国、苏联”的“苏联”改为“俄罗斯”;应将“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殖民争夺不断”中的“殖民争夺”改为“宗教纷争”.
(2)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影响有:发展中国家可根据自己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合资经营大型轿车生产.不利影响有:国际经济风险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程,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快波及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赚取高额利润,如日本跨国公司使用印度工人.
(3)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努力发展自身的经济实力,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言之成理亦可.
故答案为:
(1)“单极格局”改为“两极格局”;“欧盟、日本、中国、苏联”的“苏联”改为“俄罗斯”;“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殖民争夺不断”中的“殖民争夺”改为“宗教纷争”.
(2)有利影响:发展中国家可根据自己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合资经营大型轿车生产.(举出其它正确事例,亦可给分)不利影响:国际经济风险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程,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快波及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赚取高额利润,如日本跨国公司使用印度工人.(答出其它不利影响或相应事例,言之成理亦可).
(3)发展自身的经济实力(言之成理亦可).
2016年10月21日
第1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