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大国争霸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8 、大国争霸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1 12:0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间:
主备人:
辅备人:
教研组长:
分管行政:
二次备课时间:
年级学科
七年级
课题
8、大国争霸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过程与方法:
了解战国七雄的形成和所处的位置,通过在地图上找出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初步掌握识别、运用历史地图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齐国称霸过程的学习,认识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春秋争霸局面的出现和齐桓公称霸。难点:理解争霸战争的影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历史地图册
学法指导
讲述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1
课时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采取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东周是哪一年由谁建立的?东周建立后,周王室的势力如何,还能控制各诸侯国吗?讲述新课:一、“春秋五霸”接着导入的内容,讲述:周平王东迁后,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时期大体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开卷有益”栏目,了解春秋战国的时间划分和名称由来。春秋争霸的原因春秋争霸的原因,从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实力增强两个方面认识春秋争霸局面的出现。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周与东周王室势力对比表。
教师设问: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会带来哪些后果?
相反,一些诸侯国的势力不断增强,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这些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财富,特别是“天下共主”的地位,展开了一系列的争霸战争。春秋五霸通过介绍诸侯国之间的一些重大战役,让学生感受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激烈和社会的动荡。
指导学生了解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运用历史地图,了解称霸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齐桓公称霸教师过度:在众多诸侯国中,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的。那么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呢
教师引导:齐国地理位置如何?
齐桓公的个人品质如何?教师应强调改革和称霸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接着提问: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公元前651年
葵丘会盟若时间允许,建议补充晋楚争霸和吴越争霸的内容,加强学生对春秋时时期大国争霸过程的认识。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教师过渡: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还有140多个,但经过近300年的兼并战争,只剩下七个较大的诸侯国了,历史进入战国时期。
提问:你知道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吗?教师讲解: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并列争雄的七大诸侯国:秦、楚、齐、燕、赵、魏韩。利用多媒体展示《战国形势图》,知道学生翻阅历史地图册找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2、三家分晋在诸侯国中秦、楚、齐、燕,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那么赵、魏、韩,三国是怎么来的呢?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0页下面的小字,了解三家分晋的史实。战国兼并战争教师介绍:各国完全无视周王室的存在,纷纷称王力图一统天下。这一时期的战争规模更大、也更为残酷。指导学生阅读41页小字,找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比较春秋与战国战争的不同。秦国的崛起公元前3世纪中叶,秦国成为七国中势力最强的大国。教师出示思考题: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于这样的战争我们应完全持否定态度。春秋战国长期的争霸兼并战争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春秋战国长期的战争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是其消极的一面。但从长期看,通过长期的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减少了,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其积极的一面。因此评价初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客观、辩证的全面分析。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生答: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周王室势力衰微,没有能力控制强大的诸侯国。学生阅读:开卷有益学生阅读历史地图,找出春秋五霸及其地理位置。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呢 学生阅读书本并回答:秦、楚、齐、燕、赵、魏、韩。
板书设计
第8课
大国争霸春秋五霸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春秋的历史分期春秋五霸齐桓公争霸战国七雄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1年(封建时期的形成时期)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战国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秦国的崛起:公元前3世纪中叶讨论:春秋战国长期的争霸兼并战争的影响
教学反思或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