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镇沙罗学校2016--2017年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川教版月考检测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永年镇沙罗学校2016--2017年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川教版月考检测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1 14:3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年镇沙罗学校七年级历史一二单元检测题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
1、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2、下列有关北京人的生活情景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使用打制石器
B.采集果实和猎取动物
C.用兽皮缝制衣服
D.吃上了熟食
3、假如再现浙江余姚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情景,将不会出现的情景是(
)
A.种植水稻
B.骨耜耕地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用陶器装粮食
4、小红家有仿制的鱼纹彩色陶盆,如果是真品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5、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
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
6、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8、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
D.半坡氏族村落遗址
9、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
①黄帝部落
②炎帝部落
③蚩尤部落
④夏部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16年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②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④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这句话中的“太阳”指的是自比为太阳的夏朝最后的暴君,他是


A.桀
B.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12、“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3、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A.商朝的建立
B.周朝的建立
C.夏朝的建立
D.秦朝的建立
14、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其中的“诸侯”产生于(

A.奴隶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15、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6、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A.秦、楚、齐、燕
B.齐、楚、秦、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
17、《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夫差
18、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19、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20、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齐桓公首霸
B.商鞅变法
C.郡县制确立
D.百家争鸣
21、《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2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A.司母戊鼎
B.鱼纹彩陶盆
C.甲骨文
D.冰裂纹瓷器
23、“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图1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4、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见右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晋朝
25、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启—建立夏朝
B.汤—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西周
D.纣王—商朝灭亡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
“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
材料三
“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请回答:
请为材料一中的图片命名。(2分)
(2)材料二是夏朝最后一位统治者说的话,他是谁?结合材料一谈一谈他的暴政。(4分)
(3)材料三是商朝最后一位统治者说的话,他是谁?他统治如何?(4分)
(4)这些统治者,都认为自己的统治可以长久,有上天的保佑,他们的话对吗?什么事实可以证明?
(4分)
结合他们的统治的最终结果谈一谈给你的感想与启示?(3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4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C
5、D
6、B
7、C
8、D
9、A
10、A
11、A
12、A
13、C
14、D
15、D
16、D
17、C
18、D
19、B
20、B
21、D
22、A
23、B
24、B
25、C
二、材料题
1、(1)暴君夏桀
(2)夏桀
把人当马骑、把老虎放在人群中,看人跑,取乐
(3)纣王
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4)不对,因为他们的残暴统治,最终都走向灭亡。
(5)⑴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⑵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2、(1)是商鞅说的
表明他希望变法的思想
(2)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和电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