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0-21 12: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2.能创造几种声音。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难点
能创造几种声音,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4.想一想,说说,模仿生活中还有其他哪些声音。大家猜一猜。(二)歌曲《大雨和小雨》1.猜谜语。欣赏大雨小雨的PPT.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2.听录音。前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学生听后回答歌词内容,教师评价并完整说出歌词。全体学生复述歌词。(三)学习歌词1.
《大雨和小雨》歌曲学习。2.节奏朗读法教歌词。
例:教师分句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学生分句跟读。学生完整按节奏读歌词,教师评价并指导学生带有力度变化朗读。学生带有力度变化读歌词。教学要求:带学生分句朗读之后再完整读,注意纠正学生不认识的字的正确读法。在读歌词时可以渗透“大雨”和“小雨”力度变化,带学生有力度对比地读歌词。读歌词时可以让学生设计简单动作边表演边读,增加趣味性。(四)分句教唱再次聆听《大雨和小雨》。例:学生跟着教师分句学唱。教学要求:在教唱过程中随时注意纠正学生咬字,指导学生用自然、清晰的声音演唱,注意不要喊唱。教师总结评价,指出学生演唱时出现的问题。欣赏《大雨和小雨》动画,学生跟音乐集体或个别演唱。(五)力度表现教师再次范唱,提问:注意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区别。教师要求:范唱力度变化要明显,带有表情地演唱。学生回答哪里有力度变化,说出为什么。教师总结。学生带有甜美的表情和清晰的力度变化演唱歌曲。聆听《大雨和小雨》伴奏,学生集体或个别演唱。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和演唱时的口型。(六)、创编表演1.
欣赏《大雨和小雨》动画,请学生观察动画中大雨和小雨有何区别。2.
学生创编动作表演,教师总结评价,请个别学生表演。教师要求:根据学生情况可以带领学生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表演。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4.讨论雨是谁变的?
雨的姐妹是谁?
板书设计
第一课《大雨和小雨》哗啦啦
淅沥沥
教学反思
学生想象力丰富,对音乐课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泼,在课堂上纪律性不强,但是与教师的互动还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