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和小鼓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大鼓和小鼓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0-21 19:07:45

文档简介

大鼓和小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声音的强弱。
2、认识大鼓和小鼓,感受其音色,学会基本演奏方法,能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学会演奏大鼓和小鼓。
教学难点:1、歌曲不同乐句的力度处理。
2、器乐的演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大鼓和小鼓
一、感受音的强弱:
1、(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之门”)导入:
师:(伴随着轻快、活泼的音乐)今天,我们来到森林进行探险,瞧!这有一座通往森林之门。它中间是大门,两边是小门。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分别敲开这扇大门和小门。
2、教师启发,学生想象,用“强弱”两种不同的声音表现。
师:看见大门怎么敲?看见小门怎么敲?
3、师小结,引出“强、弱”。
师:这两种敲门声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声音响、声音大在音乐中称为“强”,声音轻、声音小在音乐中称为“弱”。
4、展开想象
师:生活中、森林中有许多的声音,哪些声音是强的?哪些声音是弱的?
5、画一画,声音的强弱。
(1)学生绘画图形。
师:生活中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你能用图形来表示吗?(声音强,用大的图案来表示,声音弱,用小的图案来表示。)
(2)(课件出示:□□、〇〇、△△)
师:老师也画了三组,你们看都对吗?哪里有错?应该怎样?
活动2【讲授】大鼓和小鼓
三、歌曲教学:
1、导入:
师:刚才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看!森林之门终于打开了。瞧!动物们正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各种动物的森林图 )
师:看!它们是怎样欢迎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熊敲大鼓,小猴敲小鼓)
师: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怎么样?有什么不同?(听一听“鼓声”)
2、学歌词和演奏大小鼓。
(1)师:它们不仅敲锣打鼓欢迎我们,还唱着歌呢!我们听……(播放歌曲)
(2)听后,师问:大鼓和小鼓在歌曲中,它们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课件出示咚咚、哒哒哒。)学生模仿。
(3)引出歌词,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小朋友们,通过刚才读儿歌,你们知道了大鼓和小鼓是怎样演奏的吗?
指出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法不同,歌词中:“擂”和“敲”。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敲敲大鼓和小鼓。
课件出示演奏大鼓小鼓的图片,学生模仿,指名上台演奏。
师:大鼓的声音强,小鼓的声音弱,那我们也用相应的力度再来读一读这首儿歌。
(4)寻找音源,进行创编:
师:看看你的身边有什么物体可以模仿大鼓或小鼓的声音。
(如:让我们用自己的椅子来当作乐器,把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敲一敲。引导学生用椅子拍出强弱不同的鼓声。又如:身体律动,咚——跺脚,哒——拍腿)
3、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学生在鼓声处伴奏。
4、学唱歌曲:
师:你们也能像小熊、小猴那样,边敲鼓边演唱吗?
(1)指导学生随琴跟唱。
(2)指导学生唱出歌曲的力度变化。
师问:这首歌哪一句要唱得强?哪一句要唱得弱?
用“咚”“哒”哼唱。
(3)指导学生唱出力点,声音有弹性,不能太连。
(4) 随伴奏轻声演唱。
(5) 加入大鼓和小鼓,或用身边的音源,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活动3【活动】大鼓和小鼓
加入大鼓和小鼓,或用身边的音源,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1、 师:这首歌加入了大鼓小鼓的伴奏,你觉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歌曲情绪)
你平时还在什么场合或者什么音乐中听到过鼓的声音?(引导学生结合气氛和情绪说)
课件25张PPT。谜语:圆圆一只大木桶, ?????????? 上下是皮肚里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 ????????? ?一打就说咚咚咚。
(猜一乐器)(鼓)鼓铃 鼓八角鼓扁鼓腰鼓朝鲜族长鼓瑶族长鼓大堂鼓小堂鼓大象脚鼓小象脚鼓花盆鼓 渔鼓书鼓 缸鼓 定音鼓架子鼓电子鼓X X | X X ||XX X | XX X ||咚 咚 |擂 起了 大 鼓 咚 咚, 擂 起了 小 鼓 嗵 嗵 嗵,擂 起了 大 鼓 ,擂 起了 小鼓, 咚 咚, 嗵 嗵 嗵。大鼓和小鼓(日)小林纯一词
(日)中田喜直曲
陈永莲译配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