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娃娃之梦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洋娃娃之梦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0-21 20:28:41

文档简介

洋娃娃之梦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洋娃娃之梦》。
教学目标
1.分段欣赏钢琴曲《洋娃娃之梦》。
2. 能根据乐曲三个部分的不同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
3.想象乐曲表现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洋娃娃图片)
生 :洋娃娃
师 :这是每个女孩小时候玩的玩具,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就是有关洋娃娃的故事(导入本课。)
(2)教师应向学生简要说明:《洋娃娃之梦》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2. 分段聆听、对比聆听
(1)初次聆听时,可完整聆听乐曲的三个部分,感受三个部分不同的速度、情绪。
(2)在整体聆听的基础上,可采用分段聆听、对比聆听的方法欣赏乐曲。
(3)第一部分《摇篮曲》
① 教师弹奏第一部分《摇篮曲》的旋律(或播放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② 教师提问: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使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③ 教师再次弹奏《摇篮曲》,学生轻声哼唱旋律并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或模仿妈妈哄宝宝睡觉时的动作)。
(4)第二部分《洋娃娃之梦》
① 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洋娃娃之梦》。教师提问:第二部分的速度、情绪与第一部分《摇篮曲》有什么不同?
② 从《洋娃娃之梦》的速度、情绪等方面分析,乐曲描绘的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梦?教师应注意:在这个环节,学生一般会“编”故事。教师要提示学生,只需简要描述“梦”的情绪即可,不用讲述“梦”的具体内容。
(5)第三部分《洋娃娃的舞蹈》
① 与第一部分《摇篮曲》对比,《洋娃娃的舞蹈》在速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② 学生随《洋娃娃的舞蹈》拍手或用响板为乐曲伴奏,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
3.参与表现
完整聆听乐曲的三个部分,并随音乐参与表现:第一部分《摇篮曲》,学生可用碰铃伴奏或随音乐模仿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动作;第二部分《洋娃娃之梦》,可让学生闭上眼安静地聆听;第三部分《洋娃娃的舞蹈》,可让学生随音乐轻轻拍手或表演简单、欢快的舞蹈动作。
课件11张PPT。一年级音乐-洋娃娃之梦
人教版听一听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钢琴曲《洋娃娃之梦》了解乐曲每段的速度、情感。她的梦是:欢乐愉快 忧郁悲伤《洋娃娃之梦》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钢琴钢琴(英文:piano)是源自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钢琴通常共有88个琴键其中包含黑键36个和白键52个。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
1.你听出来有几段乐句?
2.说一说你对每一段乐曲的感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洋娃娃之梦 洋娃娃的舞蹈 摇篮曲 旋律 速度 力度
一 摇篮曲 柔和,抒情 慢速 弱
二 洋娃娃之梦 轻快 中速 渐强
三 洋娃娃的舞蹈 欢快,活泼 快速 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1.原来是洋娃娃梦见自己跳一支欢乐的舞蹈,特别开心2.梦幻的,宁静的,就如洋娃娃睡在摇篮里3.洋娃娃在做梦,做了一个很开心的梦找一找每段乐曲在表达什么情感?
成真。努力学习。
希望同学们..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