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唐僧骑马咚得咚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歌谣,随音乐按节奏走步,分组进行歌谣卡农、做游戏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学习音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演奏歌曲的前奏,进一步熟悉打击乐器的奏法,启发学生对打击乐器音色的兴趣。21教育网
3.学唱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第一段,培养自然大方的演唱习惯。
4.模拟不同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发展学生音乐表现力。
5.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声音,发展学生音乐想象力以及对声音的感受力。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在走进音乐室的刹那间会突然兴奋,因为音乐室的布置不像班级里那样“规整”,他没有课桌,给学生心理上少了一道约束,更多的是好奇与不稳定,学生们表现的自由放松,课前的律动音乐也会让学生们将自己的“好动”表现的淋漓尽致。多数学生都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于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来,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意志品质及其薄弱,有一人过于兴奋便会带动大部分人的“连锁反应”。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按节奏朗读,按节奏走步,随音乐的分句准确变换动作。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唐僧骑马咚得咚
1.教师请学生看教材插图,或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断,请学生说出动画片的片名。
2.请学生指出插图或动画片中的人物名称,教师板书或粘贴人物头像。
活动2【讲授】唐僧骑马咚得咚
3.请学生仔细观看插图或动画片,说出各个人物的外形特征,教师逐一总结。如学生说唐僧骑马、穿袈裟等,教师可总结并念童谣:21cnjy.com
×
×
×
×
×
×
×
唐
僧
骑
马
咚
得
咚
学生说孙悟空手拿金箍棒、抓耳挠腮、机灵活泼等,教师可总结并板书:
×
×
×
×
×
×
孙
悟
空
跑
得
快
学生说猪八戒肩扛钉耙、长嘴大耳、动作迟钝等,教师总结并可板书:
×
×
×
×
×
×
猪
八
戒
鼻
子
长
4.教师先拍手×
×
×
×,然后边拍手边按教材所给节奏念童谣。
5.教师边教童谣,边指着人物头像,提示学生。学生可两人一组,边念歌谣边对拍手掌,如下例:
节奏:×
×
×
×
歌谣:唐
僧
骑
马
拍手:合
右
合
左
6.教师与学生边拍手边接念童谣,如下例:
教师:×
×
×
×
学生:×
×
×
唐
僧
骑
马
咚
得
咚,
活动3【活动】唐僧骑马咚得咚
(二)模仿
1.看动画片或插图,启发学生模仿五个角色的形态。
2.模仿白龙马的蹄声。
启发学生发现《西游记》里的另一个角色:白龙马,发挥想象,模仿马蹄声。
3.念歌谣,请少数学生表演动作。
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妖怪、白龙马,一边念歌谣,一边表演动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