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 赵鑫珊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文学家。上海社科院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心教授
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西南昌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
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
1961年至197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土地、粮食、人口研究。
1978年至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1983年至今,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从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词汇读完课题,你觉得作者谈论的对象是什么?他认为我们应该对对象持什么态度?作者主要向我们表明他什么样的观点? 对象——人类社会公理态度——敬畏观点: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对人类社会公理心存敬畏之心1~5 提出公理的内容。
6~8 分析公理化思想的意义,提醒读者敬重这些公理。
9~10 对公理的现实运用。
11 再一次表达了对“公理”的敬畏以及感恩的心情。“公理”是什么意思? (1)公理是经过人类长期反复的实践检验是真实的,不需要由其他判断加以证明的命题和原理。(2)某个演绎系统的初始命题。这样的命题在该系统内是不需要其他命题加以证明的,并且它们是推出该系统内其他命题的基本命题。 请同学们圈画出文中出现“公理”二字的语句,结合圈画出的语句的句意,想想文中“公理”指什么?文中“人类社会公理”的含义是什么? ①“我发现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一条令我肃然起敬的社会政治经济学公理”;
②“依我看,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前提和公理,也是最大的道德和良心所在”;
③“公理化思想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是一项最伟大的成就”
④“本文所提到的‘社会意识’,应构成这些人文科学体系赖以建立起来的少数几个不证而直接自明的公理之一”;
⑤“感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条人类社会公理!” “公理”在文中有两层含义:
①文中提到的数学、物理学中涉及的各种“不证而直接自明”的命题;
②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道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意识,既“人类社会的公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作者在文中强调的是“人类社会公理”这层意思。 读课文第六小节,找出解释公理特征和作用的句子?特征:不证而直接自明作用:奠定一门科学的基础,推导出整座科学大厦作者为了说明“人类社会公理”这一核心概念,用了其他一些重要概念来作解释,圈画出这些重要概念。 “社会政治经济学公理”、“社会”、“社会意识”、“政治哲学第一原理” 你能说说这些重要概念吗 ?“社会”——“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组织形式,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能帮助每个人实现在单个生存时所无法实现的那种自由和发展,达到仅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永远也达不到的生存高质量和高水平。(“这也是政治哲学第一原理”) “社会意识”——“我应该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回报些什么?”(“全球意识”可在此基础上类推)。 文中“社会政治经济学公理”、“政治哲学第一原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所指和“人类社会公理”这个核心概念含义基本相同;
文中“社会意识”——“我应该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回报些什么?”,即为“人类社会公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我为人人”的所指。 为什么作者说自己是矛盾的混合体呢? 作者的矛盾代表的其实是人类的矛盾。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矛盾。
第二段讲作为个体生命的人相对于整个宇宙、无限空间的脆弱与渺小。
第三段讲作为社会人的伟大和顽强。
而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的过程,也让作者意识到,人只有成为“社会人”后才是强大的,有力量的,社会人应该有回报社会的意识,从而引发了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思考。
第5小节,作者不厌其烦的列举了生活中的必需品,是想说明什么?接第4小节的“身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出自我本人的双手制造出来的”,充分说明人的生存离不开别人的劳动,离不开社会的环境。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我该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的社会意识为什么说“对它(人类社会公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怀着敬畏的心情” 社会的人应该有回报社会的意识,社会意识就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公理,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整个社会形成并得以健康、有序运转的基本保障。如果单靠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不可能达到当今高度现代化的发展水平,而地球的未来也必须依托这一公理去支撑。由此,作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敬畏之情。实际上,这是作者对社会意识觉醒的呼唤,也是对漠视社会公理者的警示。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前提和公理,也是最大的道德和良心所在”?社会的人应该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是整个社会形成并得以健康、有序运转的基本保障。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体制下都成立的命题和公理。同时,它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与前提。 《荒岛余生》中与社会隔离作者对“感恩”持什么态度?
作者认为人类要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感谢大自然和他人,人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整个地球居民才能持久和平。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从自身切入,说明身上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制造的,引发“我应该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回报些什么”的思考,并且直接提出“社会意识”这一概念,接着阐述了公理化思想的由来和发展,并且以两个假设的提问引出最终的观点和结论。文章思路十分清晰,层层递进,结构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