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商鞅变法与都江堰的修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商鞅变法与都江堰的修建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1 14:3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战国在政治上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第七课商鞅变法与都江堰的修建学习目标1、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情况。
2、学习评价商鞅等历史人物,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1、魏国——李悝 2、楚国——吴起
3、齐国——邹忌
4、秦国——商鞅商鞅变法影响最为深远变法背景:为了富国强兵 商鞅简介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秦王封他于商,因此后人称之商鞅。
单元二答案原因
1、商鞅变法实行土地私有制,在秦国统一度量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秦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2、商鞅实行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郡县制,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
3、秦王嬴政的政治能力强,重用了一批人才。
4、秦的统一顺应历史潮流。
意义:
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乱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预习检测】
探究案 展示单元一: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被处死。
请大家讨论一下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点拨:从商鞅变法的意义和变法体现的精神等方面进行思考单元一答案 我认为商鞅变法成功了,因为通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了,国力大增,为后来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
1、改革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就会取得胜利。
2、商鞅“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商鞅不向旧势力屈服,坚持变法,直至献出自己生命。的大无畏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修建者: 秦国蜀守李冰
地点:泯江中游 今四川都江堰市
时间:战国时期
功能:防洪 灌溉
作用:都江堰,是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地位:都江堰代表了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直到今天,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造福人民。 都江堰
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守 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闻
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使成都平原成为“___”。
1、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建立县制 D 、任人唯贤
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
A 承认土地私有 B 、 奖励耕战 C 建立县制 D 、任人唯贤
3、2012年5月,发生在南方的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关注,战国时期主持修建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的人是( )
A 李冰 B 李春 C 李时珍 D 郑国当堂训练【当堂训练】1、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的( C )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建立县制 D 任人唯贤
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B )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建立县制 D 任人唯贤、
3、2012年5月,发生在南方的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关注,战国时期主持修建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的人是( A )
A 李冰 B 李春 C 李时珍 D 郑国
4、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D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5、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牛耕技术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 )
A 春秋时期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明时期
右图是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示意图:
①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它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②该项水利工程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主要有哪两大功能?
③你认为这项工程的修建有什么意义?
1、都江堰 秦国蜀守李冰2、飞沙堰、宝瓶口、分水鱼 防洪灌溉
3、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