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讲学稿第二单元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讲学稿第二单元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0-22 12: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班级: 姓名: 学号:
【复习巩固】
( )1、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 )2、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
( )3、黄宗羲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也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有①猛烈批判君主专制,促进明清之际思想活跃②矛头直指君主制度,具有近代民主启蒙色彩③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发展了儒家思想④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统治地位,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顾炎武曾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乡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对其主张最准确的理解是
A.政府扶植手工业生产 B.发展外贸
C.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D.重商抑农
( )5、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知识梳理】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背景:(1)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繁荣。(3)对外交流频繁,文化多元。
2、智者学派研究的主题: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主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约束力是相对的,兴废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上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判断,不应强求一律。
3、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普罗泰格拉,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权威和尊严。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4、地位: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道德。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研究的主题:认识人,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人生真谛。
2、思想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善是人内在灵魂,重视教育。知识与美德同样重要,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3、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的思想主张:提出“理想国”的学说。地位:他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古希腊最博学,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阅读材料: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比较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异同。
比较项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相同点
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和人类



对道德
的认识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础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民主
政治
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
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对
历史
地位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疑难突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6分)
材料二: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来越遥不可及。这些稀奇古怪的宇宙论不能符合人的需求,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2)据材料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意义。(6分)

【课堂训练】
( )1、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说:“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
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
( )2、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 )3、“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种思想应是提倡
A.实用主义   B.享乐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 )4、普罗泰格拉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其理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A.客观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
B.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C.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
D.强调美德即知识,突出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5、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其他思想主张有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批评雅典的直接民主
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D.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 )6、“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想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下列各项中,对黑格尔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 B.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
C.强调知行合一 D.强调人类的理性
( )7、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表明了苏格拉底
A.重视知识,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B.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C.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 )8、古希腊某哲学家指出,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的原则——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提出这样主张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 )9、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___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
A.权利与金钱 B.智慧与德行 C.民主与科学 D.上帝和法律
( )10、“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C.“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D.“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答案:
CDBCD
【答案】(1)核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和民主政治的发展。(2)观点:学会生活;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意义: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BCDBB DC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