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建议本节课分为四个课时,第1课时达成学习目标1】春节期间南北两个城市的节日景观广州花市哈尔滨冰灯节为什么差异如此之大? 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找出0°等温线,说出气温的变化趋势,估算南北气温差。漠河海口温差约50℃变化趋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思考:为什么1月我国南北温差如此大呢?纬度因素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冬季太阳直射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比南方短,获得的太阳热量比南方少;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地区的严寒。 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源地,又加上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山岭阻挡,因此南方气温比北方高。进一步拉大了南北温度的差异。 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趋势,估算南北气温差。漠河海口温差约8℃多变化趋势: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思考:为什么青藏高原7月平均气温最低?7月青藏高原内部平均气温大约在8℃以下。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异不大?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的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获得的太阳热量并不比南方少多少。所以,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一30.6℃。那里曾经出现过一52.3 ℃的极端最低气温。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 ℃ ,人称“火洲”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 ℃ 。 温度带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分析“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搜集更多资料,填写下表。达成学习目标 11.[目标1] 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差异 B.经度差异
C.地势差异 D.纬度差异
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的熟制可达到一年三熟
B.甲乙两地位于北方地区
C.丙丁两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D.我国南北温差夏季比冬季大D 下图为我国东部平原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A 气温气温的分布1月、7月气温分布影响因素温度带的划分划分依据温度带的名称与分布退 出课件24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建议本节课分为四个课时,第2课时达成学习目标2】我国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景观差异西北地区的沙漠东南地区的植被为什么差异如此之大? 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说说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1 600mm800mm400mm200mm 在图中找出200mm、400mm、800mm、1600mm等降水量线。 思考:为什么我国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因素(夏季风)降水东西差异地形因素(山脉阻挡)加剧东西差异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见。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万,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409毫米的纪录。我国降水最少和最多的地方 1.比较广州、武汉、乌鲁木齐3个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说出它们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空间分布趋势。 3个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关系为:广州>武汉>乌鲁木齐,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乌鲁木齐 2.看一看广州、武汉、哈尔滨3个城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说一说它们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广州、武汉、哈尔滨3个城市总体上呈现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降水集中于夏季;南方雨季长,年降水量多,北方雨季短,年降水量少。 结合我国东南沿海季风活动路线图,理解在不同的地区,雨季长短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对比“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你能发现什么?800mm400mm200mm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大致以8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大致以2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达成学习目标 2年降水量>8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4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4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2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水田农业为主旱作农业为主畜牧业、灌溉农业畜牧业、灌溉农业结合教材内容,填写下表。1.[目标2] 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B.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C.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D.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目标2]接近我国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的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A B 降水降水的分布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季节、年际)干湿地区的划分划分依据干湿地区的名称与分布退 出课件25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建议本节课分为四个课时,第3课时达成学习目标3】 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了气温和降水,那么你知道在这样的水热条件下,我国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吗? 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读图,说出五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范围。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高原山地气候 结合气温和降水所学知识,总结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填写下表。结合教材P38活动②,完成下表。读图,说出下列珍稀动物生活地区的气候特点。湿热
(热带季风气候)干旱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冷
(髙山高原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五种气候类型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体现在哪些方面? 读图,找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偏北风偏南风(东南、西南)寒冷干燥温暖湿润降温减湿增温增湿太平洋、印度洋蒙古、西伯利亚结合教材内容,填写下表。 观察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过程,思考夏季风的进退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 旱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观察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过程,思考夏季风的进退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观察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过程,思考夏季风的进退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夏季风的进退东部地区雨带推移思考:季风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喜温作物的北界比同纬度高。夏季风进退“失常”,常常造成旱涝灾害。 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非洲、亚洲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分析为什么景观差异很大? 因为长江以南地区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使长江以南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①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
②形成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①雨热同期
②使我国南方地区成为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总结我国气候特征的优势。达成学习目标 31.[目标3]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是因为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2.[目标3]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常年温和多雨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全国各地都有明显干湿季
D.气候大陆性强B B 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五种气候类型特征季风气候显著范围东部雨带的推移影响退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