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生物入侵的有关知识。
2.学习掌握文中所用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掌握说明文的逻辑顺序。
4.培养学生学会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文本细读,合作探究,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掌握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生物入侵这种现象。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对象
1.看视频,说一说这是什么现象?
“生物入侵”现象。今天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梅涛走进《生物入侵者》这篇课文,了解“生物入侵”的相关知识,去对由人类自己挑起的生态灾难做一番考察。
2.出示学习目标
(1)略读课文,学会筛选信息,了解有关生物入侵的知识。
(2)研读课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3)增强环保防范意识,为保护家园,建设家园而努力。
二.走进文本,感知内容
1.学生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在书中划出有价值的信息,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以“我从文中了解到 ”的句式,说说作者先后介绍了关于生物入侵者的哪些相关知识?。(完成学习目标2)
我从文中了解到
A、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1段)
B、“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2-4段)
C、“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径 (5段)
D、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6-7段)
E、世界各国采取的对策 (8段)
2.积累字词
给加点字注音 (完成学习目标1)
繁衍(
yǎn
) 栖(
qī
)息 扼制(
è
)
归咎(jiù )
斑斓(bān
lán) 藩(fān)篱 厄(è )运 无动于衷(zhōng)
三.细读文本,研讨探究
1.说明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危害,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完成学习目标3)
举例子:
①举蒲公英等为例——说明生物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迁徙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太大破坏。
②斑贝、天牛、红蚂蚁等——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经济损失)。
③棕树蛇——说明生物入侵对物种构成威胁。
④蔬菜、水果、宠物等——说明生物入侵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列数字:
①耗资数十亿美元——说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②“十一种鸟类有九种被赶尽杀绝”——数字的变化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之大。
打比方
①课题“生物入侵者”就是一个比喻,说明:
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为;
b生物入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贝比喻成“偷渡者”,说明它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的。
③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作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形象生动,增添文章情趣。
(强调:生物入侵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浅出,达到推广科普知识的目的。此外还有词语的运用也有类似效果。如“啸聚山林”等)
2.作者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完成学习目标4)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3.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却认为“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为什么说“不是件寻常小事”?
4.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有什么不同态度,同学们能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5.同学们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6.看了这些生物入侵的图片,面对生物入侵,你有什么建议?
四、达标训练、课外作业 (完成学习目标5)
阅读《白蚁的破坏作用》
五、总结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有我们耳畔敲响。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关爱大自然吧。
板书设计
A、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1段)
B、“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2-4段)
C、“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及途径 (5段)
D、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6-7段)
E、世界各国采取的对策 (8段)